刘家贞妇翁家女,德耀共姜乃其侣。
夫在黄泉子在怀,自掩霜帏泪如雨。
酸在眉兮痛在肝,寂寞孤灯照影寒。
幽花不识春风面,劲草何愁夕露漙。
于今埋玉苍山侧,风雨年年土花碧。
芳魂已逐尘散亡,苦节尤为人叹息。
人生何用计脩促,但得留名死亦足。
承家况有子读书,高步云霄簉鸾鹄。
昨日焚黄丘陇前,日月垂光耀九泉。
呜呼守节从来庆多有,失节事人天所丑。

【注释】

刘家贞妇:指刘安人。刘安人是丈夫的节妇。翁家女:丈夫家的媳妇。

夫在黄泉子在怀:丈夫死后,妻子心里还想着他。

自掩霜帏泪如雨:自己掩上门扉,眼泪像下雨似的落下。

酸(xián)在眉兮痛在肝,寂寞孤灯照影寒:酸楚藏在眉头里啊,疼痛在心上。只有孤独的灯火照着影子冷清清。

幽花不识春风面:幽静的花儿不知道春天的面庞。

劲草何愁夕露漙(jiāo):坚韧的草儿不怕傍晚的露水打湿了。

于今埋玉:如今已经将她葬埋在山上了。

苍山侧:指泰山。

风雨年年土花碧:风风雨雨年复一年,山上泥土上还开着绿色的花。

芳魂已逐尘散亡:美好的灵魂已经随着尘土消散了。

苦节尤为人叹息:守节之苦令人叹息。

人生何用计脩促:人生何必去计算修短呢?

但得留名死亦足:只要能够留名后世就足够了。

承家况有子读书:家中还有儿子正在读书。

高步云霄簉鸾鹄(hú):儿子高远地飞向云霄,就像鸾鹄一样。

昨日焚黄丘陇前:昨天还在焚烧丈夫的遗骨祭奠。

日月垂光耀九泉:太阳和月亮都在照耀着他们夫妻的坟墓。

呜呼守节从来庆多有:唉,守节的人历来都受到称赞。

失节事人天所丑:失去节操侍奉他人,这是天所不容的。

【赏析】

此诗是挽歌诗,写一个妇女的守志不嫁、矢志守节的精神。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描写刘氏的守志行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美德的赞美之情。

首联两句,先写刘氏的丈夫早逝,她成了寡妇;再写丈夫去世后,她心中还念念不忘他。中间两联,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写刘氏守志不嫁的行为表现。“酸在眉”三句,写她守志的痛苦。“寂寞孤灯”,点明了时间是在夜里,又点出了环境,突出了她内心的痛苦。“幽花”两句,写她守志时的情景,也暗含了她守志的原因,即丈夫对她的爱情,使她甘愿忍受一切痛苦,也要坚守节操。“幽花”句中的“春面”与“秋容”相对,表明守志者面对的是一年四季的变化。“劲草”句,写她守志不移,不畏艰辛。“于今埋玉”二句,写她的节操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这一句的意思是:“如今她已经成为不朽的了。”“芳魂”两句,写刘氏守志不嫁的结果。“芳魂”二字,写出了她守志到底的坚定性。“苦节”两句,写她的守志行为得到人们赞赏的原因。因为守志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值得人们赞扬。“人生”四句,写刘氏守志不嫁的意义。“人生何用计修促”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何必去计较它长短?“但得留名死亦足”是说:只要能留名后世,死也就满足了。“承家”四句,写刘氏守志不嫁的后果。“昨日”二句,是说:昨天晚上还为她丈夫的坟地举行过焚香祭祀的活动,可见她是把丈夫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的。“呜呼守节”四句,是对刘氏的赞颂。“守节”二句是说:守节的人自古以来都被人们尊敬。“失节”二句,是对刘氏的谴责。“失节”二字,说明刘氏守节的行为是正确的,而那些不守节的人就是天理不容的人。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亡夫并表彰其守节行为的挽歌诗。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刘氏守节行为的赞扬,以及对她不幸遭遇的同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