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鬓渐成丝,便赋柴桑归去辞。
客里久怀莲社约,俸馀留得草堂赀。
欲添诗景多栽竹,恐惹机心不对棋。
未老乞身真自乐,世间能有几人知。
【注释】
①柴桑: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②莲社约:晋陶潜《与子俨等疏》云:“吾衰矣,请以残年归去。”后遂称归隐为“乞归”,或谓“归去来”。③草堂赀:指买田产的钱。④机心:权术、心计。⑤自乐:自在快乐。⑥世间能有几人知:世间能有几个像自己这样自在快乐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送别林原朴先生时所写。林原朴先生是作者的朋友,也是他早年的诗友,他们曾一起游历名山大川,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林原朴先生在官场上混迹多年,如今终于辞官归乡了。对此,作者自然十分高兴,于是写下了这首七律相赠。
秋风已吹拂着我的两鬓,我的头发也已变得如丝一般地稀疏。因此我便赋诗一首,抒发自己的归隐之意。这里的“渐成”和“便赋”都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和作者心情的变化。颈联两句说,在客居之中,我久已怀有归隐的心愿;而当俸禄之余,我还留下了一些钱用来置办草堂。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尾联两句说,我还想增添些山水之美,多栽些竹子;然而恐怕会引起别人的心思,所以不与人下棋。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既想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又担心引起麻烦的复杂心态。最后,尾联两句说,我虽然年纪尚轻,但我已经感到自己很满足了。因为在我看来,世上能够像我这样自在快乐的人并不多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