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龙井万峰幽,龙向天门井自流。
遂有风云蒸大宙,岂无鳞甲动灵湫。
烹荼沓霭烟俱湿,洒笔清沦墨尽浮。
借问玉龙何可驾,吾将从此作天游。
【注释】
1.龙井: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为天目山峰之一部分。相传唐天宝初年有僧人灵源和尚在此挖井,得水甘醇,遂名其井为”龙井”。
2.万峰幽:形容山峦叠嶂,林木葱茏。
3.龙向天门:传说中一条巨大的龙盘踞在天门之上。
4.风云蒸大宙:指天地之间充满了云气和风力,形成了壮丽的景象。
5.鳞甲动灵湫:指水中的鱼鳖等生物在水中游动,仿佛在震动着灵湫(一种神话中的神水)。
6.烹荼沓霭:形容云雾缭绕,像煮沸了的茶叶一样。
7.洒笔清沦墨尽浮:指用笔蘸着墨水挥写,墨色随着水流而散开。
8.玉龙:这里比喻诗人的才情和才华。
9.作天游:指诗人愿意像传说中的龙那样自由地遨游天空。
【译文】
天开龙井,峰峦重叠幽深秀丽,龙在天上门上盘旋飞流,于是天地间风云变幻,气势磅礴。难道没有鱼鳖等生物在灵湫中游动?煮茶时云雾缭绕,烟雾弥漫,水汽湿透衣物,笔尖沾着墨水挥洒自如,墨迹随着流水散开。请问谁能驾御这玉龙呢,我将从这里开始,自由地遨游于九天之上。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以瑰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龙井的美丽景色。首联“天开龙井万峰幽,龙向天门井自流”描绘了龙井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颔联“遂有风云蒸大宙,岂无鳞甲动灵湫”进一步描绘了龙井附近的壮丽景象,通过对比强调了龙井的自然之美;颈联“烹荼沓霭烟俱湿,洒笔清沦墨尽浮”则描绘了作者在龙井附近煮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乐趣的热爱;尾联“借问玉龙何可驾,吾将从此作天游”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高远的志趣。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