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虚含鸟道明,故山不见四愁生。
黏空草树全当槛,浸地寒涛夜入城。
云向维摩邀起色,秋怜野客送新晴。
坐听竹底来清梵,奈可西窗乱叶声。
【注释】
金明佛阁:在浙江余姚南。舷公示疾:指诗人因风疾而病。舷,同“帆”。
鸟道:鸟飞所经之路,此处指江路。
黏空:粘附于空中,形容云气弥漫。
维摩(wéi mó):即维摩诘,古印度人,以智慧著称,后成为高僧的通称。
秋怜野客:秋天使人怜惜,野客指诗人自己。
清梵(fàn):佛教语,清净的梵呗声,指诵经之声。
坐听:坐着聆听。
奈可:无奈。西窗:东南方窗户。乱叶声:落叶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纪实诗,作者登临金明佛阁时因风疾而病,故作此诗。
首联:“倒影虚含鸟道明,故山不见四愁生。”诗人登上佛阁,见江水浩渺,波光粼粼,倒影在水中与天空相接,仿佛有鸟道通向远方。但故乡的山水却无法再见到,四愁生起,心中不免悲戚。
颔联:“黏空草树全当槛,浸地寒涛夜入城。”诗人坐在佛阁上远眺,只见草木沾满云雾,仿佛被粘住一般。而那江上的寒涛也似乎渗透到大地之中,让整个城市都沐浴在寒冷的江水之中。
颈联:“云向维摩邀起色,秋怜野客送新晴。”诗人抬头望天,看到乌云正在向维摩诘大师请教问题,希望他能给予指点;而诗人则像一位秋日里的游子,在这美好的秋光里,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
尾联:“坐听竹底来清梵,奈可西窗乱叶声。”诗人静静地坐在佛阁上,听着从竹叶底下传来的清梵声,但无奈的是西窗下的落叶声又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