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丧向千载,百家日浸淫。
如彼锽磬歇,逐响遗其音。
元宰何微茫,悠悠费追寻。
世皆尚雕饰,未敢明此心。
微言会将绝,太息空抚襟。
【诗句释义】
道丧向千载,百家日浸淫。
如彼锽磬歇,逐响遗其音。
元宰何微茫,悠悠费追寻。
世皆尚雕饰,未敢明此心。
微言会将绝,太息空抚襟。
【译文】
道家思想已经失落千年,百家学派日渐盛行。
就像锣鼓声停止一样,随之消失的还有它的音乐。
最高的主宰多么微妙难寻,让人白白浪费心思去追寻。
世人大多崇尚华丽外表,不敢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那些精妙的言辞将会逐渐消失,我也只能徒然感慨。
【赏析】
《杂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实和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忧虑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失落感到惋惜,对于百家学派日渐盛行感到忧虑,对于世人崇尚华丽外表、不愿揭示内心真实想法的现象感到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追求。
诗的前两句“道丧向千载,百家日浸淫”表达了诗人对于道家思想的失落感到惋惜。他认为道家的思想已经失落了千年,而百家学派却日益盛行。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对道家思想被忽视的现状感到忧虑。
第三句“如彼锽磬歇,逐响遗其音”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锣鼓声停止的无奈感。他认为锣鼓声停止了之后,随之消失的还有它的音乐。这表达了他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也暗示了他对于道家思想可能即将消失的担忧。
接下来的几行诗,诗人表达了对于最高主宰的追寻无果、无法理解的无奈感:“元宰何微茫,悠悠费追寻。”他认为最高主宰是多么微妙难寻,让人白白浪费心思去追寻,这表达了他对道家哲学中的最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诗人又对世人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世皆尚雕饰,未敢明此心。”他认为世人大都热衷于华丽的外表、雕饰的行为,却不敢揭示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
最后两句“微言会将绝,太息空抚襟”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忧虑。他认为精妙的言辞将会逐渐消失,他只能徒然感慨。这表达了他对道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的担忧,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道家思想的失落、百家学派的盛行、最高主宰的追寻、世人行为的评价以及对未来的看法等几个方面的思考和忧虑,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道家思想和人生哲理的关注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