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闻墨化白,今此得观之。
应是冰霜骨,能成铁石姿。
秦封那会染,丁梦更惊奇。
狮子林中月,同光夜不移。
【注释】:
- 开元白松:指唐朝时所封的松树,因为唐玄宗年号为“开元”。
- 墨化白:墨色变白。比喻白色。
- 能成铁石姿:形容松树苍劲挺拔的姿态。
- 秦封那会染:秦朝时,松树被赐予给秦始皇,但秦皇并未染上颜色。
- 丁梦更惊奇:丁梦即丁令威,传说他是一只鹤变成的。
- 狮子林中月:狮子林是苏州的一处景点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松诗,以松喻人,赞美人的高洁坚贞。全篇四句一韵,每句五字,前两句写松的形态、色泽、品质;后两句写松的来历和影响。
首句“未闻墨化白”是说没有听说过松树会因墨汁而变白,用“墨化”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松针上的墨色。“今此得观之”则是说今天有幸观赏到了这种松树。
二句“应是冰霜骨”,是用“冰霜”二字来比喻松树的品质。松树四季常青,枝干苍劲,不惧严寒酷暑,不畏风雪打击,所以古人常用“冰霜”来比喻坚贞不屈的精神。
三句“能成铁石姿”,进一步赞美松树苍劲挺拔的姿态,“铁石姿”是指松树的坚韧不屈。
四、五句:“秦封那会染”与“丁梦更惊奇”是说松树在秦代被封赏时并未染色,而在唐代丁令威化作鹤飞升时也未曾沾过人间烟火,所以它始终保持着洁白无瑕。这里运用了拟人和典故的手法,把松树人格化了。
最后一句“狮子林中月”,点出地点,是作者在苏州狮子林游玩时看到的景象,也是他喜爱这棵松树的原因之一。“同光夜不移”是说无论在白天还是夜晚,这棵松树都屹立在那里,不会改变。这句中的“同光夜”是诗人自指,表明自己像这根松树一样坚定不变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