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然卧前楹,日觉天地清。
秉拙捐时好,因书见古情。
鸟雀花留语,芝兰夕流荣。
栖迟衡宇下,庶以善自名。

【注释】

颓然:形容身体虚弱。楹:堂前柱子,也泛指建筑物的横梁。秉拙:抱持笨拙。捐时:弃置世俗。因书见古情:因为读书而表现出古人的情感。鸟雀花留语:鸟雀在花丛中鸣叫,仿佛在向人述说。芝兰夕流荣:芝草和兰花在傍晚时分散发芳香。栖迟:闲居。衡宇:房屋。善自名:善用自己的名声。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病后初愈之时,表现了作者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

首联写“卧”。诗人在病后初愈之际,感到自己已不复当年雄健之态,于是便选择在院内靠前横木柱旁安息。“颓然”即形容身体衰弱,无力再支撑起身躯,只能倚靠在横木柱上。这两句写景,用词平淡,却能让人感到一种衰飒的气息。

颔联写“读”。诗人虽因病后困顿,但精神未泯,仍抱着对知识的追求,继续着往日勤奋好学的生活。他放下世俗名利,埋头读书,以期从中获取古人的精神世界。“秉拙捐时好”一句中,“秉拙”是诗人对自己病后体弱多病的自我调侃;“捐时好”则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表示自己要舍弃那些世俗的名利和欲望,专心致志地攻读学问,以求得古人的思想境界。

颈联写“观”。诗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被书中所描绘的景象所吸引,仿佛置身于其中。他观察到鸟儿们在花间鸣叫,似乎在与花朵交流;他看到了芝兰在傍晚时分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这些生动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末联写“居”。诗人在经过一段艰难的治疗后,终于康复了身体,重新回到生活中来。他选择了一处幽静的房屋居住下来,过着清苦简朴的日子。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栖迟”即闲居,在这里指的是诗人暂时离开喧嚣的官场生活,选择隐居山林,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深深地打动人心。它不仅描绘了诗人病后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更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思考。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篇优秀的山水田园诗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