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烛理残妆,涉露持筐出。
为虑桑叶稀,伤丝不成疋。
【注释】:
秉烛理残妆,秉烛:拿着灯。秉烛:点燃蜡烛。理:整理。残妆:未完的妆容。为虑桑叶稀,为:因为;虑:担心。桑叶稀:桑叶稀少。伤丝不成疋,伤:伤害。丝:指蚕丝。疋:一匹。成疋:指蚕丝成匹。
【赏析】:
《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之一。它描写了一位采桑女被太守调戏的全过程。诗中通过一个女子的口吻,将太守调戏她的过程描绘得惟妙惟肖。在这首诗里,“秉烛理残妆”和“涉露持筐出”是两个重要的动作,这两个动作分别代表了女子的两个不同阶段。从“秉烛理残妆”到“涉露持筐出”,女子完成了化妆,然后走出家门采桑。这两个动作都体现了女子对生活的态度,一方面她要完成自己的日常琐事,另一方面她还要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保持自己的尊严。
在诗中,“秉烛理残妆”和“涉露持筐出”这两个动作都代表了女子对生活的态度,一方面她要完成自己的日常琐事,另一方面她还要面对外界的种种诱惑,保持自己的尊严。这两个动作都体现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
诗人通过对女子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她的坚韧性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仍然是非常需要的,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集体而言,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