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形骸如木土,出入防身负长弩。
白布裹额金耳环,腰下红丝约双股。
道傍私语如嗟咨,山深少见汉官仪。
由来人情一失抚,不独此辈为豺虎。
【注】:
见罗罗:指吐蕃,吐蕃人。
野人形骸如木土:野人像树木一样朴实无华。
出入防身负长弩:出入时背负长弓,以防不测。
白布裹额金耳环:白色布巾包裹头部,耳环上镶有金片。
腰下红丝约双股:腰带下系红色丝带,双股束成。
道傍私语如嗟咨:路上低声交谈,如同叹息、嗟叹之声。
山深少见汉官仪:在山中很少见到汉官的仪仗和服饰。
由来人情一失抚:自古人情一旦失去就难以恢复。
不独此辈为豺虎:不仅这些人如同豺狼虎豹一般凶残狡猾。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吐蕃人的诗,通过描绘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反映了他们对汉人的态度和行为。
首联“野人形骸如木土,出入防身负长弩”描绘了吐蕃人的朴实无华,以及他们外出时背负的长弓。这反映了吐蕃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待危险的方式,既简单又谨慎。
第二联“白布裹额金耳环,腰下红丝约双股”,进一步描绘了吐蕃人的外貌特征,以及他们的服饰和饰品。这既是对他们外表的形象描绘,也是对汉人的一种对比和讽刺。
第三联“道傍私语如嗟咨,山深少见汉官仪”,则描绘了吐蕃人在山路上的行为举止,与汉人形成鲜明对比。这既揭示了吐蕃人与汉人之间的差异,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差异的感叹和无奈。
尾联“由来人情一失抚,不独此辈为豺虎”,总结了全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的感慨和担忧。这既是对历史经验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警示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吐蕃人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