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
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
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注释】
金明老人:作者自称其号。黄叶庵:作者在家乡的住所。志喜:写自己对落成的喜悦之情。其一:这是第一首。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自叙其居所落成而欣喜若狂的心情。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朴素无华,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欢悦之情。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此二句点明落成之后的生活。扫净了杂草,清除了污秽,打扫了居室的四壁,使之变得干干净净。“卧榻”指床榻,“初安”表明新居落成,刚刚安放好床上的被褥枕头,使床榻显得整洁舒适。这两句写出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之感。“卧榻”和“四壁”两个名词连在一起使用,把人带入一个洁净舒适的空间。
“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此二句描写居所附近环境的变化。“隔浦舟”指渡口上摆渡的小船,“帆影”即船帆的倒影映在水面上的影子,“邻家客”指住在近处的客人,“犬声”指狗叫声。这两句写出居所附近环境的变化,从渡口上摆渡的小船移到了岸边,近处的客人来到家中。这两句中“渡”、“近”、“客”三个动词的使用,把居所附近的环境变化描述得生动活泼。
“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此二句描写居所周围的景色。“霜晨月夕”指早晚时分,“谁为侣”即谁作伴,“屋后阶前”指房舍后面和门前台阶周围,“尽种梅”指到处都栽上了梅花树。这两句描绘出了居所周围的景色,早晨和傍晚时分,没有其他的人陪伴,只有屋后的台阶周围以及门前两旁种植了梅花。这两句把居所的周围环境描绘得静谧优美。
“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此二句表达居所周围的自然环境给人带来的愉悦心情。“心法”指心灵感受的方法,“莲”在这里代指莲花,“何物”即什么,“满池”指全部的池塘,“开”指盛开。这两句说居所周围的自然环境使人心情愉悦,心灵感受的方式就像莲花那样美丽动人,而且莲花开放得十分茂盛,到处都是。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居所周边环境的赞美。
【译文】
扫除杂草,整理了房屋周围的环境;
刚安好的床铺旁,还残留着苔藓的痕迹。
渡船上的帆影从渡口移动到岸边;
邻居的客人来访,狗叫声也响了起来。
清晨或黄昏的时候,寂寞难耐;
屋后院前,到处都栽有梅花树。
用心灵去体味,不用言语也能知道;
莲花的开放不受限制地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