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凌苍苔,徘徊谷中步。
松门磬已微,空翠惊相顾。
涧声杂幽禽,岩花落深树。
孤怀当何如,复此春向暮。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是一首描写春游的七言绝句。
首联“晓发凌苍苔,徘徊谷中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出游的原因。“凌苍苔”点明是春初,因为冬尽春来,草木复生,故以苔喻春。“晓”字则表明出游的时间是在早晨。而“徘徊”一词更增添了诗人游兴未尽之态。
颔联“松门磬已微,空翠惊相顾”,进一步描写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松门”是指山中小径旁的松树林,“磬”是一种古代打击乐器,此处指松林发出的声响。“空翠”是指山林中的绿色植被,“空”是说这些绿色植被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鲜亮,而“翠”则是形容这种绿色的鲜艳程度。“空翠”、“松门”等词语都带有浓厚的意境色彩,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颈联“涧声杂幽禽,岩花落深树”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美景。“涧声”是指溪流的声音,“幽禽”则是栖息在山林里的鸟儿。“落”字在这里有多重含义,既表示花儿随风飘落,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尾联“孤怀当何如,复此春向暮”则是诗人抒发自己内心感慨的句子。“孤怀”指的是诗人自己独自的心情,“复此春向暮”则是指春天即将结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易逝的感慨。这首诗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