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望盱眙县,常怀物外心。
烟霞城市里,鸡犬薜萝深。
飞舄云中鸟,鸣泉石上琴。
王乔如不远,薄暮欲相寻。
诗句赏析
《夕次盱眙县》诗歌原文及译文
- 诗歌原文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 翻译与注释
(1)“落帆”与“停舫”,意味着在黄昏时分,船要泊岸停靠。
(2)“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描绘了夜晚江边的景象:狂风大作,波浪滔天;太阳渐渐落下,夜色降临。
(3)“人归”与“雁下”,表达了随着天色渐暗,在外的人们陆续归来;高飞的大雁也停止飞翔休息。
(4)“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诗人在独处时回忆起遥远的家乡,听着夜晚的钟声无法入睡。
- 诗歌赏析
这首诗歌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身处异地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活动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诗人借助对风、日、人、雁等元素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使人们感受到那份独特的孤独感和对家的深切思念。同时,诗歌中的哲理意味也值得玩味,如“风起波涛”、“日沉夕照”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迁。
- 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任滁州刺史期间。当时,韦应物因公务被派往滁州处理政务,远离了京城和熟悉的人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传达出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 艺术特点
(1)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场景之中,感受到那份孤独、哀愁和思念之情。
(2)意象鲜明:诗中的意象如“落帆”、“孤驿”、“风起波”、“日沉夕”等都极具象征意义,它们不仅仅是客观景物的写照,更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3)语言优美:韦应物以其优美的语言功底,使得整首诗读起来韵味十足。他巧妙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 历史影响
这首诗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少文人墨客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或借鉴这首诗的意境和技巧,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同时,它也成为了中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后人传颂不衰。
- 现代解读
从现代的视角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学思考的佳作。它提醒我们珍视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勇敢面对人生中的种种挑战,同时也要时刻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