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宫突兀鸡鸣岭,极目风烟天地宽。
山叠乱峰来北岳,水连千峡入桑干。
谁人禾黍溪边种,几处牛羊谷口看。
塞下只今歌乐业,幕南昨日到呼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全诗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情感,同时要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概括。
“登鸡鸣山寺”一句中的“登”字表明了诗人游览的目的;“鸡鸣岭”是诗人登山的目的地;“琳宫突兀鸡鸣岭”,描绘了鸡鸣岭上寺院的宏伟壮观;“极目风烟天地宽”,写诗人登上鸡鸣山后所见的景象,视野极为开阔,给人以壮阔的感觉。
“山叠乱峰来北岳,水连千峡入桑干。”这两句描写了鸡鸣山的地势,山峰重叠,峡谷相连,景色十分优美。“北岳”指恒山,“桑干”即桑干河,这是一条流经山西西部的河流。这两句写出了鸡鸣山的险峻和秀美。
“谁人禾黍溪边种?几处牛羊谷口看?”这两句写出了当地百姓的生活状况。在溪边种禾黍,在谷口看牛羊,都是农家生活的真实场景,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向往。“禾黍”即庄稼,“牛羊”指牲畜。
“塞下只今歌乐业,幕南昨日到呼韩。”这两句写诗人来到边疆地区,看到百姓安居乐业,不禁想起古代英雄豪杰的功业。“乐业”指人民安乐地从事生产劳动;“呼韩”指东汉名将班超,他曾在西域立功受封为“都护”。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边地人民的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统一、安定的愿望。
【答案】
译文:鸡鸣岭上寺庙耸立,眼前展现的是一片宽阔的视野。山峰重叠如乱峰从北岳蜂拥而至,峡谷连成一线流入桑干河。溪边禾黍满地,谷口牛羊成群,这都是农家生活的场景。塞外而今百姓安居乐业,当年汉将班超曾在幕南戍边。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历鸡鸣山寺时的所见所闻,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首联描绘了鸡鸣岭上的壮丽风光;颔联描绘了鸡鸣山上的险峻景象;颈联描绘了当地百姓的生活;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边地人民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