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云气湿袈裟,奏对天门日未斜。
膳部别分香积饭,龙团亲赐上方茶。
谩论魔佛生同劫,最喜华夷共一家。
山野自惭无补报,散花琪树读《楞伽》。
【注释】
主上:皇帝。奉天门:皇宫的正门,即大明宫正门前的门。香:佛教中用以供养的鲜花。午:午后。赐斋:皇帝赏赐的斋饭。问:询问。宗门:禅宗。首:首先。灵山: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传说中佛祖讲经说法之地。付嘱:嘱咐。迦叶:释迦牟尼的弟子之一。感化:佛教中指佛陀以慈悲心教化众生,使众生觉悟成佛。对:回答皇帝的提问。喜赋诗以献:高兴得赋诗献给皇帝。
蓬莱云气湿袈裟,奏对天门日未斜。
膳部别分香积饭,龙团亲赐上方茶。
谩论魔佛生同劫,最喜华夷共一家。
山野自惭无补报,散花琪树读《楞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奉天门上答皇帝问时作的。奉天门,是皇宫正门,皇帝在此接见大臣和外国使臣。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朝廷与外国使臣的交往。
首句写奉天门上的景致:“蓬莱云气湿袈裟”,意思是说皇帝赐坐后,天上有祥云缭绕,把皇帝身上的袈裟都湿透了。“奏对天门日未斜”,意思是说皇帝在天门上与臣子交谈,直到太阳还没有偏西。
中间四句写皇帝与臣子之间的问答。“膳部别分香积饭”,“膳部”,即太常寺,掌管祭祀礼仪;“香积饭”是祭祀用的供品。“龙团亲赐上方茶”,龙团就是龙井茶;“上方茶”是指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皇帝赐给臣子们供茶、供饭。
“谩论魔佛生同劫”,意思是说我们谈论的是佛、魔、众生、轮回这些道理,它们都是同一个宇宙间的事物,没有什么不同。“最喜华夷共一家”,意思是说最让人高兴的是华夏族和少数民族是一家人。这里,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
“山野自惭无补报”,意思是说自己虽然是个山野之人,但是没有能力为朝廷做多大贡献,感到惭愧。“散花琪树读《楞伽》,”意思是说自己在山林中读书学习,读《楞伽经》。《楞伽经》是佛教经典之一,作者是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禅宗的重要经典之一。《楞伽经》中有“如来藏”这一概念,认为人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人人都有成佛的希望。
全诗通过对奉天门上的景致描绘和皇帝与臣子之间的问答交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美好祝愿和对个人修行成佛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