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
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
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
【注释】
送陈清桥遵化司谕:送陈清桥(作者)去遵化做官。
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
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
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
【赏析】
此诗作于天启三年(1623),诗人与友人陈清桥同登燕山,有赠行之意,并写赠别诗一首。诗的前半部分是说陈清桥在官场上不会长久,后半部分则赞美他的文才。
“可能无尺寸,虚此鬓头花。”意思是说你虽没有多大作为,却白白地浪费了头发。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明陈清桥虽有才华,却不为时世所用,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三辅试青简,诸生朝绛纱。”意思是在长安三辅地区,你可以向年轻的官员展示你的学问。这句话描绘了陈清桥的仕途生涯以及他在官场上的风采和地位。
“蓟云寒竹笈,边月静年华。”意思是蓟门山上的白云飘荡着,边塞之月静静地照映着年华。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陈清桥的祝愿和期望。
“长日谈经处,知君擅九家。”意思是在那些谈论《春秋》的日子里,我知道你精通儒家经典。这里的“九家”指的是《春秋》这部典籍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陈清桥学识渊博的认可和赞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陈清桥的祝愿和期待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文才和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