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水色浸浮屠,为识夷光巳沼吴。
不数回文挑锦字,偶成浣帛孕明珠。
柳颦丝绝安柴辟,花费针神赐属镂。
果证摩登伽位上,七重宝树镇嘉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学绣塔
胭脂水色浸浮屠,为识夷光巳沼吴。
不数回文挑锦字,偶成浣帛孕明珠。
柳颦丝绝安柴辟,花费针神赐属镂。
果证摩登伽位上,七重宝树镇嘉郛。
注释:
- 胭脂水色浸浮屠:胭脂般的颜色像水一样渗透到浮屠(即佛塔)上。
- 为识夷光巳沼吴:意为要认识吴国美女夷光。
- 不数回文挑锦字:不是指字面上的重复文字,而是形容绣工巧妙,挑出了精美的锦字。
- 偶成浣帛孕明珠:偶然间绣成的帛布里孕育出明珠。
- 柳颦丝绝安柴辟:柳树的眉头皱起,蚕丝断绝而生出的桑叶,都是自然界中的奇迹。
- 花费针神赐属镂:形容绣花时针法精妙,如同赐予了珍贵的属镂玉饰。
- 果证摩登伽位上:最终成就了摩登伽的高位,摩登伽是一位古代印度的菩萨。
- 七重宝树镇嘉郛:指佛教中所说的七重宝树和周围环绕的吉祥如意之区。
赏析:
郑琰通过这首五言诗表达了对古代美人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美人比作水、塔、丝绸、柳枝等自然景物,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美人的美丽与气质。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回文”和“浣帛”等技艺,表现出绣工的高超技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美人的赞美,也有对艺术的赞赏,是一首富有文化内涵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