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偃庭空月色寒,数枝垂滴露漙漙。
金陵染帛翻成翠,汉苑承珠枉用盘。
秋白严凝光自润,晓红沆瀣气初乾。
明时得此真嘉瑞,寄语金吾莫放观。
庭松垂露
松偃庭空月色寒,数枝垂滴露漙漙。
金陵染帛翻成翠,汉苑承珠枉用盘。
秋白严凝光自润,晓红沆瀣气初乾。
明时得此真嘉瑞,寄语金吾莫放观。
注释:
- 松偃庭空:松树倒下,庭院空旷。
- 数枝垂滴:几根松树枝垂下,挂着露水。
- 金陵染帛翻成翠:比喻松树的叶子在月光下显得绿如翡翠。
- 汉苑承珠枉用盘:比喻松树的颜色鲜艳,但如同被浪费掉的美玉一样,没有用武之地。
- 秋白严凝光自润:秋天的白色明亮而纯净,阳光照射下显得湿润光泽。
- 晓红沆瀣气初乾:清晨的时候,红色如同雾气一样渐渐干涸。
- 明时得此真嘉瑞:在明亮的时代,能够见到如此美好的景色真是难得的好兆头。
- 寄语金吾莫放观:告诉金吾(古代负责城门守卫的官)不要让人随意观赏这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松树之美的诗。首句“松偃庭空月色寒”,描绘了松树倒下的情景和庭院中的寂静氛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接着,“数枝垂滴露漙漙”通过描写松树枝上的露水,进一步强调了松树的美丽与坚韧。
第二句“金陵染帛翻成翠,汉苑承珠枉用盘”将松树叶比作染色的丝绸,形容其颜色鲜艳,如同珍贵的宝石一般,但又被浪费掉了。这一比喻既表达了对松树美丽的赞美,也隐含了对资源浪费的批评。
第三、四句“秋白严凝光自润,晓红沆瀣气初乾”则是对松树叶子在早晨阳光下的状态进行描绘,形容其色彩明亮而又清新,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最后一句“明时得此真嘉瑞,寄语金吾莫放观”则是点题之作,指出这样的美景只有在光明的时代才能见到,因此要提醒金吾(即门卫)不要让人们随意观看,以免破坏了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资源珍惜的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审美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