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孤村古庙残,下临潭水拥湍澜。
涛惊不见鼋鼍窟,崖峭那寻鸂鵣滩。
漠漠断碑横草底,苍苍老树入云端。
烟波日暮渔人去,明月一湾万丈寒。

盘古深潭

曲径孤村古庙残,下临潭水拥湍澜。

涛惊不见鼋鼍窟,崖峭那寻鸂鶒滩。

漠漠断碑横草底,苍苍老树入云端。

烟波日暮渔人去,明月一湾万丈寒。

译文:
盘古深潭
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向一个孤独的小村庄,古庙残留在路旁,它下面就是波涛汹涌的潭水。
潭水惊扰了看不见的大鼋小鼍,陡峭的悬崖让人难以探寻鸂鶒栖息的地方。
在草丛中可以看见被遗忘的石碑,古老的树木高耸入云。
傍晚时分,烟波浩渺,渔夫离去;明亮的月光之下,只有一弯清澈的溪水在万顷寒气中显得格外清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盘古深潭周边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诗中的“盘古深潭”是作者的想象之作,通过对潭水的描写传达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曲径孤村古庙残”,以“曲径”、“孤村”、“古庙”为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这不仅仅是对于景色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投射。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仿佛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感受到了时间的痕迹。

接下来的三句,诗人将视角转向了潭水,通过“涛惊不见鼋鼍窟”等诗句,描绘了潭水的汹涌澎湃以及大鼋小鼍的隐匿之所。这里的“涛惊”不仅仅是声音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对于自然界力量的敬畏。而“崖峭那寻鸂鶒滩”,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险峻与神秘。诗人通过这些描述,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漠漠断碑横草底”一句,诗人用“断碑”这一元素,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这种历史遗迹的存在,让人不禁思考起过去的故事。而“苍苍老树入云端”则将视角拉回到现实,通过对老树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两句“烟波日暮渔人去,明月一湾万丈寒”,则是诗人对整个场景的总结。夕阳西下,烟波浩渺,渔夫离去,留下了一弯清澈的溪水和一片寂静。月亮升起,照亮了这片水域,也映照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这里的“万丈寒”不仅是指月光下水面的寒冷,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表达。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手法,使得诗歌既有形象感又有思想性,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