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觉江声外,秋情入暮蝉。
竹光留黯澹,桐影渐孤圆。
啼鸟当清夜,疏砧隔远天。
一灯羁客梦,难到石城边。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已觉江声外”
译文:感觉已经置身于江声之外。
注释:“江声”指大江的声音,“已觉”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自然之声的感受。

第二句:“秋情入暮蝉”
译文:秋天的感伤随着傍晚的蝉鸣进入我的内心。
注释:“秋情”指的是秋天的哀愁或感慨,而“暮蝉”则是指傍晚时分鸣叫的蝉,常常被用来象征秋天。

第三句:“竹光留黯澹”
译文:竹影在夜色中显得暗淡而模糊。
注释:“竹光”指的是竹叶透过月光投下的光斑,“黯澹”表示光线昏暗、朦胧。

第四句:“桐影渐孤圆”
译文:树影在夜色中变得孤单而圆润。
注释:“桐影”可能指的是梧桐树叶的影子,而“孤圆”则形容影子的形状。

第五句:“啼鸟当清夜”
译文:深夜里鸟儿的啼叫声回荡在耳边。
注释:“啼鸟”指的是夜晚的鸟鸣声,“清夜”表示宁静的夜晚。

第六句:“疏砧隔远天”
译文: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敲击声,与寂静的天空形成对比。
注释:“疏砧”可能指的是稀疏的敲打声,而“远天”则是指远离自己的天空。

第七句:“一灯羁客梦”
译文:一盏油灯下,羁旅中的我梦见远方的朋友。
注释:“羁客”指的是在外漂泊的人,“一灯”可能指的是昏黄的灯光,“梦”则表示梦境。

第八句:“难到石城边”
译文:难以到达石城的边界。
注释:“石城”可能指的是某个地名或山名,“边”表示边缘或边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对江声、秋蝉、竹影、梧桐影等元素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最后一句“难到石城边”,更是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之难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典型的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