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深几许,闲云日来往。
惟应空门居,相知惬幽赏。
笑庭上人不出山,身比浮云闲更闲。
松间石榻日应扫,花底岩扉时自关。
纷纷郁郁古洞口,白衣倏忽成苍狗。
细观色相了无踪,真空境界那能有。
云来碧峰夕,云去沧江阴。
上人笑傲自无心,知向白云深处寻。
注释与赏析:
- 古洞闲云歌为莆田笑庭欣上人赋:
- 注释: 这首诗是以“古洞”为主题,描述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景象。诗中提及了“莆田笑庭欣上人”,可能是对一位在莆田的僧人或者修行者的称呼。
- 赏析: 整首诗通过对“古洞”的描述,营造出了一种幽深寂静的氛围。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探索。
- 古洞深几许,闲云日来往。:
- 注释: 古洞的深度未知,云朵像平常一样自由地在天空中来去。
- 赏析: 这句话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古洞的神秘与空旷。闲云的往来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使得古洞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 惟应空门居,相知惬幽赏。:
- 注释: 只有那些居住在空门之内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
- 赏析: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认为只有远离尘世喧嚣,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宁静与美好。
- 笑庭上人不出山,身比浮云闲更闲。:
- 注释: 笑庭上的人们不下山,他们的身姿轻盈如同飘浮的云朵,更为悠闲自在。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突出了出家人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
- 松间石榻日应扫,花底岩扉时自关。:
- 注释: 在松树之间,有一块石头做成的石榻,每天应该用扫帚打扫。岩石的门框下面,花朵盛开的地方,时常有人进出。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山林间的和谐与美丽。
- 纷纷郁郁古洞口,白衣倏忽成苍狗。:
- 注释: 古洞口周围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突然之间,一片白云从天边飘来,瞬间化作一只苍老的狗。
- 赏析: 这里的“纷纷郁郁”和“白衣倏忽”都是形容自然景色的变化无常。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赞美。
- 细观色相了无踪,真空境界那能有。:
- 注释: 仔细观察这些颜色的痕迹,它们完全消散不见了,只有在真空的境界中才可能出现这样的场景。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哲学思考,认为只有在真空的境界中,才能找到真正的美好与和谐。
- 云来碧峰夕,云去沧江阴。:
- 注释: 当云彩出现在碧绿的山峰之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云层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云彩离去时,江水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幽深。
-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展现了时间流逝与美景交替的美态。
- 上人笑傲自无心,知向白云深处寻。:
- 注释: 这位上人(可能是指笑庭欣上人)心如止水,无所求,只是寻找通往白云深处的小径。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上人内心的理解和赞赏,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