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度相期游此山,偷闲方始遂盘桓。
山僧不惯游宾客,野老还知谒县官。
隔叶比闻啼鸟好,朝阳行见起栖鸾。
吾侪共沐恩波阔,谩倒金罍恣合欢。

【注释】

几度:多少次。期:期许。盘桓:徘徊、逗留。山僧:指山中的僧人。不惯:不熟悉,不习惯。野老:乡村老翁。谒县官:拜访当地官吏。

隔叶比闻啼鸟好,朝阳行见起栖鸾。

朝阳行:从早晨开始。行:行走。

恣合欢:尽情欢乐。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和坐客游南岩时的即兴之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同时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首句“几度相期游此山”,表明了诗人与坐客们多次约定一起游览这座山。这里的“相期”表示期待,而“游此山”则是指游览这座山。这一句表达了他们对于这次旅行的期待之情,以及对于这座山的好奇和喜爱。

第二句“偷闲方始遂盘桓”,则是说他们在游玩的过程中,终于能够放松身心,享受片刻的闲暇时光。这里的“偷闲”表示利用空闲时间,而“盘桓”则是指在这个地方逗留或徘徊。这一句表现了他们在游玩过程中的心情愉悦和放松。

第三句“山僧不惯游宾客”,描绘了山中的僧人对于游客的不适应。这句中的“山僧”指的是山上的僧人,而“游宾客”则是指外来的游客。这一句通过对比山中的僧人和游客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看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

第四句“野老还知谒县官”,则是说村里的老者知道要拜访当地的官府。这里的“野老”指的是农村的老人,而“谒县官”则是指去拜访当地的官员。这一句通过对比不同身份的人对于官府的态度,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讽刺和不满。

第五句“隔叶比闻啼鸟好”,描写了诗人在游玩的过程中,听到鸟儿的叫声而感到愉快。这里的“隔叶”指的是隔着树叶,而“啼鸟”则是指鸟儿的叫声。这一句通过描绘鸟儿的叫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第六句“朝阳行见起栖鸾”,则是说从早晨开始,就可以看到鸾鸟在飞翔。这里的“朝阳”指的是早晨的阳光,而“栖鸾”则是指栖息在树枝上的鸾鸟。这一句通过描绘鸾鸟的飞翔,表达了诗人对于清晨美景的喜爱之情。

最后一句“吾侪共沐恩波阔”,则是说大家一同沐浴在恩泽之中。这里的“吾侪”指的是我们这些人,而“恩波”则是指恩泽。这一句通过表达共同沐浴在恩泽中的意思,表达了他们对彼此的感激之情。

【译文】

多少次我们相约来到这里游玩,今天才有机会真正享受。

山中的僧人不太习惯接待游客,但乡村的老翁却知道要去拜见当地的官吏。

隔着树梢可以听到鸟儿的叫声,早晨起来可以看到鸾鸟展翅飞翔。

我们这些朋友都沐浴在朝廷的恩泽之下,应该尽情地畅饮庆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