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鲁名高自昔称,连云一带翠华平。
岚光初变芙蓉色,碧落遥悬河汉明。
望断武陵春命棹,梦回缑氏夜闻笙。
如今转忆元公隐,含景苍龙薄暮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蒙山积翠》。

译文:
在蒙山上,树木叠翠,小鲁的名声自古以来就被称赞为“连云一带翠华平”。
岚光初变芙蓉色,碧落遥悬河汉明。
望断武陵春命棹,梦回缑氏夜闻笙。
如今转忆元公隐,含景苍龙薄暮清。

注释:
①蒙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西南20公里。
②小鲁:即小鲁山,又称小鲁山。
③连云:形容山高耸入云。
④翠华:指翠绿的云彩,这里指蒙山的树木。
⑤岚光:指山间的云雾。
⑥芙蓉:一种花,这里借指山峰的形状。
⑦碧落:指天空。
⑧武陵:古地名,这里指武陵山。
⑨元公:唐玄宗时著名隐士,这里指作者自己。
⑩含景:意思是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
⑪苍龙:指山的气势磅礴。
⑫薄暮:傍晚时分。
⑬转忆:回忆起。
⑭含景苍龙:意思是山中云雾缭绕,如同一条巨大的苍龙。
⑮元公:唐玄宗时著名隐士。

赏析:
这首诗是一幅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色之中。诗中的“蒙山”被描绘得如诗如画,既有自然的壮丽,又富有诗意。

首句“小鲁名高自昔称”,以“小鲁”为背景,表达了对小鲁山名扬四海的自豪与赞美之情。这里的“自昔称”,既指历史上的辉煌,也暗示了小鲁山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连云一带翠华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小鲁山周围的美景。这里的“翠华”,既指草木茂盛,也暗示了大自然的美丽。而“连云一带”则更加突出了小鲁山的高大、雄伟,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接下来的两句“岚光初变芙蓉色”和“碧落遥悬河汉明”,则是对小鲁山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芙蓉色”和“河汉明”,都是形容山峰的颜色和形态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而后的四句“望断武陵春命棹,梦回缑氏夜闻笙”则是诗人对于小鲁山的向往和憧憬之情的表达。这里的“望断”、“梦回”等词语,都透露出诗人对小鲁山深深的思念之情。而“缑氏夜闻笙”则是一种想象中的美妙景象,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于小鲁山的向往之情。

最后两句“如今转忆元公隐,含景苍龙薄暮清”则是诗人对于小鲁山的怀念之情的表达。这里的“元公”指的是唐玄宗时期著名隐士元志,而“含景苍龙薄暮清”则是一种对小鲁山的赞美之语。

整首诗通过对小鲁山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小鲁山的深深眷恋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