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凿玲珑入,岩窥宛转穿。
壶天标玉柱,大地涌金莲。
会拟兰亭客,杯分阆苑仙。
何当邀鹤驾,即此谢尘缘。

这首诗是作者游玉柱岩时写的。诗中的“洞”、“岩”、“壶天”、“大地”和“金莲”等,都是诗人的想象之辞,也是诗人眼中的玉柱岩。

我们分析第一句:“洞凿玲珑入。”这里的“玲珑”,指的是玉石的光泽和质地,也形容事物细致精致。诗人用“洞凿”来形容玉柱岩的洞口,突出了岩石的奇特之处。同时,“玲珑”一词也体现了诗人对玉柱岩的赞叹之情。

第二句:“岩窥宛转穿。”这里的“宛转”指的是曲折蜿蜒的样子,诗人用“岩窥宛转”来形容岩石的形状,描绘出一幅岩石弯曲、蜿蜒的画面。这种形象化的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玉柱岩的奇特之处。

第三句:“壶天标玉柱,大地涌金莲。”这句诗中,“壶天”指的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而“玉柱”则是诗人对玉柱岩的形象化描绘。这里,诗人将玉柱岩比作仙境中的玉柱,寓意玉柱岩的美丽与神秘。接着,“大地涌金莲”则进一步描绘了玉柱岩的神奇之处,仿佛大地都因此而沸腾起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四句:“会拟兰亭客,杯分阆苑仙。”这句诗中,“兰亭客”是指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他曾在兰亭写下《兰亭序》。而“杯分阆苑仙”则是借用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杯中之物分阆苑”,意指饮酒如同神仙一般。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玉柱岩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与朋友共饮的乐趣。

第五句:“何当邀鹤驾,即此谢尘缘。”这句诗中,“鹤驾”指的是仙人乘坐的白鹤,而“尘缘”则表示世俗的纷扰。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情,希望在玉柱岩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对玉柱岩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之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