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合若无路,傍寻有寺通。
远鸦翻夕景,一雁压春风。
石面雷批壑,松腰水掣空。
凭栏疑日月,不似楚吴中。

【解析】

“树合若无路”:树木茂密,仿佛没有路可走。

“傍寻有寺通”:旁边寻找,有寺院相通。

“远鸦翻夕景,一雁压春风”:远处的乌鸦翻飞着傍晚的景色,一只大雁掠过春风。

“石面雷批壑,松腰水掣空”:石面上像被雷击过一样凹陷,松树枝条上似有水在流动。

“凭栏疑日月,不似楚吴中”:我凭栏杆远望,怀疑是日月,不像在楚国和吴国的地方。

【答案】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江州刺史期间。诗人在江州(今江西九江)任刺史时,经常登高临眺,以抒发胸臆。此诗为诗人登高时所作。首联写登上高处眺望所见之景。“树合”二句言树木繁茂,好像没有路可以通行,于是沿着树丛寻找,发现有一座山寺与它相连。颔联写近处所见,远处传来了乌鸦啼鸣声,一只大雁正掠过春天的微风。颈联写山岩上有雷痕,瀑布从山上奔流下来,水势强劲;松树枝条上似有水滴落下,给人以水力强劲的感觉。尾联写凭栏远望所见之景。作者凭栏远望,觉得眼前的景物像是日月运行于天空之上,又觉得它们不像是在楚国和吴国的境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