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秋声变草虫,渐惊零露满芳丛。
月于静夜看方好,人肯无眠便不同。
何处山窗千座酒,自消蕉阁一床风。
百年几度当头见,忍使良宵委梦中。
诗中描绘了中秋夜的美景及诗人的内心世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次第秋声变草虫:秋天的声音逐渐变化,蟋蟀的鸣叫声开始响起。
- 渐惊零露满芳丛:渐渐地,地上的露水打湿了草丛,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月于静夜看方好:在寂静的夜晚,明亮的月亮显得更加美好。
- 人肯无眠便不同:如果人们不愿意失眠,就不会有其他想法。
- 何处山窗千座酒:在哪里可以找到千座的窗户摆放着美酒?
- 自消蕉阁一床风:自娱自乐地享受这凉爽的微风。
- 百年几度当头见:一生中有多少个中秋节,能像今年这样清晰地看到月亮?
- 忍使良宵委梦中:忍受着美好的夜晚,让它从梦中消失。
- 赏析:此诗通过描绘中秋夜晚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月光下的美景与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和无奈。
通过对《中秋夜坐》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更渗透在整个诗篇的氛围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