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送君去,浩歌成独还。
君来山窗下,竹石如我闲。
众鸟自栖息,月明溪水间。
柴门复谁待,呼童方闭关。
诗句释义
1 送裙君培:这句诗意味着在夕阳下,我送你离开,你独自返回,似乎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话语或行动。
夕阳送君去:这里的“夕阳”指的是太阳即将落下的景象,通常与离别、结束或者告别联系在一起。在这里,夕阳可能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或者是某种告别的时刻。 “送君去”则表达了对朋友离去的情感,可能是依依不舍,也可能是希望对方能够有所作为或实现自己的目标。
浩歌成独还:这里“浩歌”指的是大声唱歌,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或是对离别的无奈。而“成独还”则表示在唱歌的同时,一个人回到了家或某个地方。这可能意味着尽管心中有离愁别绪,但仍然选择回家,享受片刻的宁静和自由。
君来山窗下:这句诗描述的是某人(可能是朋友)来访的情景。”山窗”指的是设在山上的窗户,通常用于观景或是隐居之所。这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山顶或山间的居所,欢迎友人的到来。
竹石如我闲:这里的“竹石”可能是指诗人用来作画或写字的材料,也代表了诗人的生活态度或情感寄托,即通过这些自然元素来表达自己的闲适和超脱。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来访的欢迎和喜悦之情,因为他可以通过竹石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
众鸟自栖息:这一句描述了一群小鸟在枝头或林间自由自在地生活,没有受到外界的打扰或压力。这可能象征自由、宁静或和谐的生活状态。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或对于繁忙世界的反思。
月明溪水间: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分,明亮的月光洒在溪流之上,形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月明”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月亮的明亮,而“溪水间”则突出了水的流动和宁静的氛围。
柴门复谁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某个人的思念,可能是等待他归来或是期待他的探访。这里的“柴门”可能指的是简陋的家居,暗示了一种简朴或隐居的生活方式。而“谁待”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人的期盼和等待的心情。
呼童方闭关: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等待某人到来时的场景,可能是召唤家中的仆人准备迎接客人,或是亲自关上家门,准备迎接新的一天或新的访客。这可能象征着一种期待、准备或是对未来的一种规划或安排。
译文
夕阳下送别你,歌声高亢回响在山谷里独自返回。
你来到我窗前山中,竹子石头就像我的闲暇时光一样。
鸟儿们自得其乐地栖息,月光下的小溪显得格外宁静。
你的家门又是谁在守候,我只好呼唤孩子来关闭门户。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画面。首句“夕阳送君去”营造了一种送别的氛围,夕阳往往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或离别的时刻。第二句“浩歌成独还”则展示了送别过程中的一个瞬间,诗人一边唱歌一边独自返回,表现出一种洒脱或无奈的情感。第三句“君来山窗下”,引入了另一位访客,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知己,他们的到来为这幅画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生机。接下来的四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这一场景的细节:竹子和石头的悠闲、鸟儿们的自在、月光下的宁静以及等待中的期盼。最后两句则将这种等待和期盼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通过呼唤孩子来关闭门户,表达了对友人再次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之情。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既包含离别之苦又充满期待与喜悦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