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龄敦至性,孺慕可相期。
大义炳天壤,稚幼匪所思。
卓哉吴氏子,纯孝笃天姿。
成童疗母疾,刲肉补亲肢。
力学耽经史,时艰值乱离。
猝焉寇警至,奉母潜郊陲。
烽火环山邑,兵戈遍水湄。
忽闻父陷贼,伯氏竞相随。
曰我不往救,孝友肩者谁。
真气鼓大勇,激烈发深悲。
号呼争缚絷,视死甘如饴。
捐躯请代父,融翂迹可追。
别离惨万状,慷慨志不移。
挺身蹈白刃,血泪溅征帷。
魂魄光朝日,英风卷义旗。
逆种无唯类,孝子有封貤。
垄树荣幽旐,江风咽暮吹。
百年昭简册,纶綍下彤墀。
诗句翻译及注释
- 髫龄敦至性,孺慕可相期。
- 译文: 在孩子的时候,就非常善良和孝顺,人们可以期待他长大后会如此。
- 注释: “髫龄”指的是儿童时期,”敦至性”表示善良纯真,”孺慕”指对父母的敬爱,“可相期”表示可以期待。
- 大义炳天壤,稚幼匪所思。
- 译文: 大义昭彰,天地之间都能感受到,年幼的孩童们也能理解这一点。
- 注释: “大义”是指高尚的道德和正义,”炳天壤”表示广泛地传播。”稚幼”指的是年幼的儿童,“匪所思”表示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事情。
- 卓哉吴氏子,纯孝笃天姿。
- 译文: 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吴氏之子,他的纯孝深深植根于天性之中。
- 注释: “卓哉”表示卓越,”吴氏子”指的是吴家的后代,”纯孝”是形容非常孝顺,”笃天姿”表示深深地植根于天性之中。
- 成童疗母疾,刲肉补亲肢。
- 译文: 成年后,他为母亲治疗疾病,甚至割肉来修补母亲的伤口。
- 注释: “成童”指长大成人,”疗母疾”表示治疗母亲的疾病,”刲肉”是一种古代的治疗方法,”补亲肢”表示修补母亲的伤口。
- 力学耽经史,时艰值乱离。
- 译文: 专心学习经典史书,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之中。
- 注释: “力学”表示勤奋学习,”耽经史”表示沉迷于经典史书中,”时艰”是指当时的困难,”值乱离”表示正经历混乱和动乱。
- 猝焉寇警至,奉母潜郊陲。
- 译文: 突然,战争的警报传来了,他带着母亲悄悄地躲到了郊外。
- 注释: “猝焉”表示突然,”寇警”是指敌人入侵的警报,”奉母”表示带着母亲,”潜郊陲”表示悄悄地躲避到郊外。
- 烽火环山邑,兵戈遍水湄。
- 译文: 火光冲天,战火烧遍了整个山城;战争的硝烟弥漫在水面上。
- 注释: “烽火”是指战争的烽火,”环山邑”表示包围了整个山城,”兵戈”是指兵器和战争,”遍水湄”表示遍布在水域边缘。
- 忽闻父陷贼,伯氏竞相随。
- 译文: 忽然听说父亲被敌人俘获,伯氏兄弟争先恐后地跟随而去。
- 注释: “忽闻”表示突然听到,”父陷贼”是指父亲被敌人俘虏,”伯氏”是指伯氏兄弟,”竞相随”表示争先恐后地跟随。
- 曰我不往救,孝友肩者谁?
- 译文: 我说我不去救援,那些有孝行和友谊的人都将何在呢?
- 注释: “曰我”表示说,”不往救”是指不去救援,”孝友肩者”是指有孝行和友谊的人,”谁?”表示疑问。
- 真气鼓大勇,激烈发深悲。
- 译文: 真正的勇气激发了他的大无畏精神,激烈的悲伤让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 注释: “真气鼓”是指真正激发了勇气,”大勇”是指大无畏的精神,”激烈发”表示激发出了强烈的情感,”深悲”是指深深的悲伤。
- 号呼争缚絷,视死甘如饴。
- 译文: 高声呼喊着要抓住敌人,即使面临死亡也心甘情愿。
- 注释: “号呼”是指大声呼喊,”争缚絷”是指争夺捆绑敌人,”视死甘如饴”是指面对死亡也能感到满足,就像品尝甜蜜一样。
- 捐躯请代父,融翂迹可追。
- 译文: 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代替父亲,这种伟大的行为值得后人效仿。
- 注释: “捐躯”是指牺牲生命,”请代父”是指请求代替父亲,”融翂”是指伟大,”迹可追”是指值得后人效仿。
- 别离惨万状,慷慨志不移。
- 译文: 分别时的场面令人心碎,但他的志愿坚定不移。
- 注释: “别离”是指分别,”惨万状”是指伤心到极点的样子,”慷慨”是指豪迈,”志不移”是指决心不改变。
- 挺身蹈白刃,血泪溅征帷。
- 译文: 他毫不犹豫地投身战斗,鲜血和泪水洒满了战场。
- 注释: “挺身”是指勇敢地站出来,”蹈白刃”是指投入战斗,”血泪溅征帷”是指鲜血和泪水洒满了战场。
- 魂魄光朝日,英风卷义旗。
- 译文: 他的灵魂照耀着朝阳的光芒,英勇的精神激励着正义的旗帜前进。
- 注释: “魂魄光”是指灵魂照耀着朝阳的光芒,”英风”是指英勇的精神,”卷义旗”是指激励着正义的旗帜前进。
- 逆种无唯类,孝子有封貤。
- 译文: 逆子没有遵循道德规范的行为,而孝子却获得了封赏。
- 注释: “逆种”是指违反道德规范的儿子或后代,”无唯类”是指没有遵循道德规范的种类,”封貤”是指封赏,”孝子有封貤”是指孝子却得到了封赏。这句话可能是在强调孝子的忠义之举应当得到认可和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