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探石髓,误斸苍龙耳。
入海登玄龟,折彼珊瑚枝。
苍龙不醒夜流血,破玉山前飘绛雪。
绀珠入手郁嵯峨,移种瑶圃生微波。
少年公子天都客,肮脏风尘髯似戟。
朝从青海泛青槎,暮宿商山餐紫霞。
枕中鸿秘琳琅篆,丹砂白石成九转。
山经水谱那得知,赤龙鞭日回夕曦。
回首天渊路未极,返君初服瑶池侧。
简少华山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简少华山的所见所感,以及他与大自然的互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上林探石髓,误斸苍龙耳。
入海登玄龟,折彼珊瑚枝。
苍龙不醒夜流血,破玉山前飘绛雪。
绀珠入手郁嵯峨,移种瑶圃生微波。
少年公子天都客,肮脏风尘髯似戟。
朝从青海泛青槎,暮宿商山餐紫霞。
枕中鸿秘琳琅篆,丹砂白石成九转。
山经水谱那得知,赤龙鞭日回夕曦。
回首天渊路未极,返君初服瑶池侧。
注释:
- 上林探石髓:在上林寻找石头中的石髓。
- 误斸苍龙耳:误挖了一只苍龙的耳朵。
- 入海登玄龟:进入大海,登上了玄龟。
- 折彼珊瑚枝:折断了那珊瑚的树枝。
- 苍龙不醒夜流血,破玉山前飘绛雪:苍龙没有醒来,夜晚仍然流血,鲜血染红了玉石山前的雪花。
- 绀珠入手郁嵯峨:绀色的珠子落入手中,显得郁郁葱葱。
- 移种瑶圃生微波:将这颗珠子移到瑶草的园子里,水面泛起了微波。
- 少年公子天都客,肮脏风尘髯似戟:年轻的公子是天都城的客人,他的胡须像戟一样粗糙。
- 朝从青海泛青槎,暮宿商山餐紫霞:早晨从青海乘船过河,晚上住宿在商山上吃着紫色的云霞。
- 枕中鸿秘琳琅篆:枕头中有鸿雁的秘密,琳琅满目的篆书。
- 丹砂白石成九转:用丹砂和白石炼成了九转的药物。
- 山经水谱那得知:山经水谱又知道多少呢?
- 赤龙鞭日回夕曦:红色龙鞭使太阳回到傍晚的光辉里。
- 回首天渊路未极,返君初服瑶池侧:回头望去,通往天边的路途还没有走到尽头,你返回时还是穿着那瑶池旁的衣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对简少华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领悟。首句“上林探石髓,误斸苍龙耳”,诗人在上林(即今陕西宝鸡市)寻找石髓,却意外地挖掘到了苍龙的耳朵。这种意外之喜,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惊奇和喜悦的氛围。接下来的句子,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在简少华山的所见所闻,从入海登玄龟、折珊瑚枝,到苍龙未醒夜流血、破玉山前飘绛雪,再到绀珠入手郁嵯峨、移种瑶圃生微波,以及少年公子天都客、肮脏风尘髯似戟等形象生动的描述,将简少华山的美景和奇观展现得淋漓尽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通过对简少华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如“苍龙”、“珊瑚枝”、“玄龟”等,都富含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