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佳气蓟门东,此地车书四海同。
叶令远为朝会使,汉家新起建章宫。
君王受计当天下,月朔垂衣出禁中。
台史莫疑凫屡至,都人已识马能工。
三齐郡国推高第,百里弦歌播大风。
清问即求封禅草,好因文似荐扬雄。
注释:
- 五陵佳气蓟门东,此地车书四海同:五陵(指长安)有帝王之气,蓟城(今北京)在东方,这里车马往来,文书交流,四面八方的人都可以来。
- 叶令远为朝会使,汉家新起建章宫:叶令(官名),因为要去京城朝见皇帝,所以从遥远的地方来到蓟门(今北京)。汉武帝建的建章宫是新造的。
- 君王受计当天下,月朔垂衣出禁中:皇帝接受了大臣的建议要治理天下,他就像月亮一样在宫中高高在上,不亲自处理国事,让大臣去治理百姓,这叫“垂衣而治”。
- 台史莫疑凫屡至,都人已识马能工:御史台的官员们不再怀疑马援了,都知道他是个能干的工匠。
- 三齐郡国推高第,百里弦歌播大风:齐国的三个郡和国都在推荐马援的高才。马援在齐地教书育人,传播文化,影响深远。
- 清问即求封禅草,好因文似荐扬雄:皇帝询问他关于封禅祭天的事,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像扬雄,所以被召入朝廷。
赏析:
这首诗是马援为李明府写的送别诗。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东汉初年著名将领、政治家。李明府即李固,字子云,南阳涅阳人。两人都是汉朝的名臣,马援曾任蜀郡太守、交趾太守,平定叛乱有功;李固曾任侍中、尚书令。他们二人都曾做过李固的掾属。李固到任后,马援写了这首《送历城李明府入计》相送,表达了对他的期望。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李固入京的情况。开头两句写李固的家乡和进京的地点,以突出他的出身高贵。接着两句写他进京的目的。最后两句写他的身份地位。中间四句写李固入京后的所见所闻。开头两句写他在朝廷上的所见。“叶令”指叶令南到京城朝谒。“汉家”指汉室国家。建章宫是指汉武帝的行宫。“君王”是说皇帝,“受计”是说接受建议治理天下的意思。“月朔”是古人称每月初一为朔日,这里指皇帝开始听政的日子,“垂衣”是比喻皇帝不亲自处理政事,而是让大臣去处理的意思。“垂衣”二字用得很妙。中间四句写皇帝的态度。“台史”是对御史台官的谦称。《汉书·王吉传》:“上(皇帝)每有所欲言者,辄为帝留中。”颜师古注:“中,谓内藏之也。”后来把皇帝留中的意思叫做“中书”,把御史台也称作“中书”,这是对马援的一个误解。“都人”指洛阳城里的人,“已识”就是已经认识的意思。“百里”是说很远。这两句说洛阳城里的人都知道了马援是个能干的工匠。
结尾二句写马援的文才很高。“清问”是皇帝的称呼。“即求”就是要求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皇帝要他起草诏书,征求封禅祭天的方略。扬雄字子云,西汉文学家。他的作品很多,但最有名的是他的《法言》、《太玄》等哲学著作。“好因”就是喜欢的原因。这句意思是说皇帝喜欢他的文章,所以要他入朝辅佐政务。
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作者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平实的语言、质朴的感情,但却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