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策青藜杖,因过水寺西。
石苔春雨滑,潭树暮云低。
磬断声初定,花深客欲迷。
闲行忘近远,随处听莺啼。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寺庙的闲适诗。“过顾山寺次韵”点明了写作内容,首联交代自己因事来到顾山,故以“醉策青藜杖”起句,写诗人在寺庙外闲行时的情景。颔联描绘了寺庙内的环境:石苔在春雨中显得滑润,潭树被晚云笼罩得低垂下来。颈联描绘了寺庙内的磬声和僧人的活动。尾联写自己漫步于寺庙之中,忘记了时间远近,只听到莺鸟鸣叫声。此诗语言平易自然,意境清新优美。

【答案】

①“醉策青藜杖”:用“醉”字表明诗人心情愉快;“青藜”,古代一种轻便的手杖;“杖”,拄着。②“因过水寺西”:指路过一座名叫“水寺”的寺庙。③“石苔春雨滑”:石苔经雨水一淋,变得滑润;春雨,春天的雨水,指代春天。④“潭树暮云低”:潭中的树木在傍晚的云气下显得低矮;暮云,傍晚的云气。⑤“磬断声初定”:指寺庙里停敲的磬声刚刚停歇;磬,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磬断,停止敲击磬的声音。⑥“花深客欲迷”:指花丛中景色迷人,使行人几乎迷失方向;花深,花丛深处,形容花儿盛开;客,诗人自指;迷,迷惑,迷恋。⑦“闲行忘近远”:闲游时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很远的地方;闲行,悠闲地行走;近远,距离远近。⑧“随处听莺啼”:到处都能听到黄莺鸣叫的声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