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隐参差树,花留曲曲溪。
丹台春卧鹿,翠壑午啼鸡。
宿鸟悬松黯,闲云压竹低。
秦人如可访,余亦欲岩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画卷,诗人以桃花溪为主线,通过对桃花溪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下是对诗歌逐句翻译与赏析:
- 诗句翻译:
- “洞隐参差树”:描述山中的树木参差不齐,如同隐藏在洞穴里一般。
- “花留曲曲溪”:花朵点缀在曲折的山溪之中,增添了一抹色彩。
- “丹台春卧鹿”:春天时,在红色的山崖上,一只鹿悠然自得地休息。
- “翠壑午啼鸡”:正午时分,山谷中传来鸡鸣声,显得格外和谐。
- “宿鸟悬松黯”:傍晚时分,鸟儿栖息在松树上,影子映衬着天色渐暗。
- “闲云压竹低”:悠闲的白云低垂于竹林之上,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秦人如可访”: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去拜访那些隐居的秦人。
-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追求心灵平静的愿望。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桃花溪及其周边的自然景色,从参差的树木到蜿蜒的溪流,再到山间的云雾,每一笔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生活状态的追求。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山水诗的一个典范,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