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郭驰驱辏晚烟,杖藜扶入碧云巅。
烧秋落日村边树,映水纤霞雨后天。
石磴苔深人迹少,松巢云冷鹤飞旋。
茶馀枕藉如茵草,新月疏林噪暮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归太极山房的景象和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诗句:

  1. 东郭驰驱辏晚烟,杖藜扶入碧云巅。
  2. 烧秋落日村边树,映水纤霞雨后天。
  3. 石磴苔深人迹少,松巢云冷鹤飞旋。
  4. 茶馀枕藉如茵草,新月疏林噪暮蝉。

译文:

  1. 我骑马奔驰在黄昏时分的雾气中,手拄着藜杖进入那碧绿的云端山顶。
  2. 秋天的夕阳洒在村庄旁的树上,倒映在水中的霞光在雨后的天边渐渐消散。
  3. 石阶上的苔藓已经生长得很深,很少有人走过,松树上鸟儿筑巢时云朵寒冷得让人感觉像被风吹转一般。
  4. 饭后的闲暇时光里我躺在软软的草坪上,月光下稀疏的树林里传来夜晚的蝉鸣声。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晚归途中的所见所感。首句“东郭驰驱辏晚烟,杖藜扶入碧云巅”描绘了诗人骑马奔驰在黄昏时分的景色,以及他手拄藜杖进入碧绿的云端山顶的情境,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画面。第二句“烧秋落日村边树,映水纤霞雨后天”则进一步通过秋日夕阳和雨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第三至四句“石磴苔深人迹少,松巢云冷鹤飞旋”通过对石阶、苔藓和松树的描述,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美的山林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与宁静。最后两句“茶馀枕藉如茵草,新月疏林噪暮蝉”则描绘了诗人在悠闲之余的惬意生活状态,月光下的草地、稀疏的树林和夜幕中的蝉鸣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景象。全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