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见说献麒麟,内苑年年翰墨新。
帝爱贾生知治体,世传孙策好丰神。
九泉别入修文馆,千载重宣作记人。
书疏满堂凋落尽,不堪登拜为沾巾。
【注释】
往年:过去。
尝(cháng):曾经。
外祖:外家尊长。
麒麟:传说中的吉祥禽兽,常用来象征祥瑞。
翰墨:文辞、书法,泛指文章。
帝爱贾生知治体,世传孙策好丰神:皇帝喜爱贾谊的治国方略,世人传颂孙策的英俊形象。
修文馆:官署名,汉魏时置,掌校勘书籍。
千载重宣作记人:一千年之后,重新宣扬记录的人。
书疏:书信、奏章。
凋落:衰败。
登拜:拜见、谒见。
为沾巾:因悲伤而流泪。为:因为。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作者在怀念故人的同时,也在抒发自己的感慨。
诗一开篇,就点明题意“往年尝拜徐内翰外祖像追作此诗”,诗人曾拜访徐文长,并为此写了这首诗。这里“拜”字用得很巧妙,它既表明了诗人的虔诚和恭敬,又暗示了诗人对这位外祖父的思念之情。接着,诗人以“文章见说献麒麟,内苑年年翰墨新”两句,赞扬了外祖父在文学上的成就。诗人认为,外祖父的文学成就就像麒麟一样珍贵,他的诗文作品如同新的翰墨一般光彩夺目。这里的“见说”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这位外祖父的了解,又体现了诗人对这位外祖父的敬仰之情。
诗人又以“帝爱贾生知治体,世传孙策好丰神”两句,表达了自己对古代英杰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历史上的贾谊、孙策等人都是治理国家、治理天下的英才,他们的丰神俊逸、气宇轩昂让人难以忘怀。这里的“世传”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古代英杰的广泛流传,又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英杰的崇敬之情。
诗人以“九泉别入修文馆,千载重宣作记人”两句,表达了自己对这位外祖父的思念之情。诗人认为,在外祖父逝世之后,他的灵魂已经升入天堂,与先贤们共处。而在千载之后,后人还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伟大成就。这里的“重宣”二字,既表明了诗人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又体现了诗人对先贤精神的传承之意。
整首诗通过赞美先贤们的功绩,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先贤精神的传承之意。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和人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