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和陶诗到日斜,晚风吹鬓作霜华。
瓶中粟米聊供鹤,醉后绳床可当槎。
兴发尚思春载酒,泪流非为夜闻笳。
关山千里同明月,孤负庭前郁李花。

【注释】

秋日寄兄

细和陶诗到日斜,晚风吹鬓作霜华。

瓶中粟米聊供鹤,醉后绳床可当槎。

兴发尚思春载酒,泪流非为夜闻笳。

关山千里同明月,孤负庭前郁李花。

译文

细细的吟咏着陶渊明的诗句直到夕阳西下,

秋风习习吹动着鬓角生出几丝白霜。

瓶子里装着的小米儿聊以供养那仙鹤,

醉后倚着绳床可以当作渡过槎(木筏)。

兴致兴起时还想到春天时带上美酒去赏菊,

流泪不是因为夜里听到胡笳的声音悲凉。

关山万里隔着一道道明月,

辜负了庭院前的郁金香花满枝。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写景抒怀的。首联“细和陶诗到日斜,晚风吹鬓作霜华”二句,点明了时间,写出了送别的场景和心情。陶渊明是作者的偶像,其诗风自然也是作者追求的。“细和陶诗”,说明对陶诗的喜爱;“到日斜”,表明送别的时刻。“晚风吹鬓”,写出了送别时的凄凉之感。“作霜华”,则写出了秋风的凌厉和自己的凄苦。

颔联“瓶中粟米聊供鹤,醉后绳床可当槎”,两句诗用典丰富而新颖。这两句诗出自《北山移文》,“瓶无储粟,车马相待”与“绳床漆樭,被服璡绣”两句意思相同,都是指生活贫困。陶渊明因不堪忍受官场腐败而弃官归隐,所以这里借用陶渊明弃官后的贫瘠生活,来表达自己归隐后的生活之艰。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归隐之路艰难。

颈联“兴发尚思春载酒,泪流非为夜闻笳”两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情。这里的“春载酒”是指诗人在春天的时候,想要带着美酒去看桃花,却因为生活的艰辛,只能借酒解愁。“夜闻笳”,则是因为听到了夜晚传来的胡笳声,心中感到悲伤。这两句诗通过想象,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

尾联“关山千里同明月,孤负庭前郁李花”,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无奈。虽然远离了故乡,但是心中的乡愁却依然如旧。而故乡的郁金香花却已经开得烂漫,诗人却无法回去欣赏。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也写出了诗人的内心痛苦。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情感。首联写时间、地点和心情;颔联用典丰富而新颖;颈联描绘了诗人的内心苦闷;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