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园荣耀已先归,谁似开迟色更稀。
华萼楼前分雨露,凤凰池上见芳菲。
妆成自合藏金屋,宠极何曾列步围。
香遍省廊三十丈,有时还到殿东扉。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 其三
早园荣耀已先归,谁似开迟色更稀。
华萼楼前分雨露,凤凰池上见芳菲。
妆成自合藏金屋,宠极何曾列步围。
香遍省廊三十丈,有时还到殿东扉。
注释:
-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 这是一首由明朝石宝创作的诗歌作品。
- 其三: 是该组诗中的第三首。
- 早园荣耀已先归: 表示花园或植物在较早的时间就已经完成了盛开,荣耀归来。
- 谁似开迟色更稀: 询问谁是在开花时间较晚但花色更加稀少的,暗指那些花朵虽晚但更加珍贵的存在。
- 华萼楼前分雨露: 在华萼楼前,花被雨水滋润。
- 凤凰池上见芳菲: 在凤凰池这个场所能看到芬芳的花朵。
- 妆成自合藏金屋: 形容这些花经过人工装饰后,像是可以珍藏于金屋中的美丽宝物。
- 宠爱极何尝列步围: 表达了对这种花朵的极度宠爱,以至于它们从未被圈养在一个固定的范围内。
- 香遍省廊三十丈: 花香传播至整个省廊,长达三十丈。
- 有时还到殿东扉: 尽管香气弥漫整个殿宇,但仍有部分芳香传到殿东门。
赏析: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三》是石宝以诗人的身份,对皇宫内苑中芍药花的盛放进行描绘和赞美的一首诗。通过这首诗,作者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也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美好事物追求与向往的精神面貌。
石宝以“早园荣耀已先归”作为全诗的起兴,强调了在众多花卉中,自己的花园因为早早地就盛开而显得尤为出众。这不仅体现了石宝对于自身花园管理的自豪感,同时也暗示了他对花园中花朵盛开的期待和精心养护的努力。
“谁似开迟色更稀”这一句,石宝通过比较其他花卉与自家花园的花朵,突出了自家花园中花朵的特殊性质——即使是在花开较晚的情况下,它们的花色依然鲜艳且稀少,这无疑增加了诗句的深度和艺术魅力。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中“稀有之物”的珍视和追求。
随后,“华萼楼前分雨露”和“凤凰池上见芳菲”两句,描绘了芍药花如何得到雨露的滋养并散发出迷人的芬芳。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是对芍药花生命力和美的赞颂,表现了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的一面。
“香遍省廊三十丈”一句,不仅形象地描述了芍药花的香气之浓、之广,而且也反映了石宝对这片美丽之地的自豪之情。而“有时还到殿东扉”则巧妙地将花的香气与宫殿的门户联系起来,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奉和内阁芍药诗四首·其三》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咏物诗,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