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鸡声催早起,僮仆相呼戒行李。
拥袍无计冲晓寒,野店村醪薄于水。
羊头小车铁裹轮,后催前挽声辚辚。
平原极目但衰草,西风忽起迷沙尘。
坦途才过十里馀,行行曲磴多崎岖。
松林杳蔼不见日,冻雾作雪沾衣裾。
黄土山冈高复陡,车夫努力成牛吼。
须臾下坂一何易,势若骏马争先走。
尝忆当年未为客,纵览方舆遍图籍。
太行蜀道虽漫闻,七里八冈今始识。
男儿初生挂弧矢,岂分拘拘老松梓。
他年会作子长游,剩赋新诗满人耳。

【注释】

①茅屋:茅草做的屋子。鸡声:鸡鸣声。②童子仆:仆人。③拥袍:披衣。④羊头小车:羊角形的小车。铁裹轮:用铁包裹车轮。⑤西风:秋风。⑥坦途:平坦的道路,指道路平坦的地方。⑦曲磴:曲折的石阶。⑧松林:树林。⑨冻雾:冰霜雾气。⑩黄土山:黄土山坡。⑩牛吼:牛叫声如雷鸣般大。⑩子长:指司马相如,字长卿,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汉武帝时为中郎将,曾出使过西南夷。⑩子长游:指游历名山大川。

【赏析】

《丹阳道中》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联“茅屋鸡声催早起,僮仆相呼戒行李”描写了诗人清晨被鸡声唤醒的情景,以及与僮仆一起收拾行装准备出发的场景。这里通过描绘清晨的鸡鸣和僮仆们忙碌的身影,展现了诗人早起的准备和对旅行生活的期待。同时,这也反映了古代旅行者的生活状态,他们需要在清晨起床开始一天的行程,并准备足够的行李以应对旅途中的需要。

颔联“拥袍无计冲晓寒,野店村醪薄于水”则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和挑战。诗人虽然穿上了厚重的外衣,但还是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而野店村醪(一种低质量的酒)的味道又远不如水那般清甜可口。这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旅途中的种种不便和困难,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

颈联“羊头小车铁裹轮,后催前挽声辚辚”则描绘了旅途中的交通工具——羊头小车,以及它行驶时发出的声响。这里的铁裹轮指的是车轮被铁质包裹,使得车辆更加坚固耐用。而后催前挽声辚辚则是形容车辆行驶时发出的声音,仿佛是在催促着前行,给人一种节奏感和力量感的体验。

尾联“平原极目但衰草,西风忽起迷沙尘”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变化。诗人站在平原之上,放眼望去只有一片衰败的草丛,而突如其来的西风让原本清晰的沙尘变得模糊不清。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旅行过程中遭遇的艰难险阻和变幻莫测的自然景观的感受。

“坦途才过十里馀,行行曲磴多崎岖”两句则是描绘了旅途中的路况和行走的难度。虽然道路已经变得平坦起来,但仍需走过十里左右的路程,而且沿途还有曲折的山路需要攀登。这些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真实感和紧迫感,让人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旅途的艰辛和不易。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成功地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和内心感受。它不仅表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示了他作为旅行家的独特经历和体验。同时,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面对、积极应对,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