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写生绡,微茫景色遥。
白云迷谷口,绿树绕山腰。
此地真堪隐,何人肯见招。
浮生但适意,不必问渔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抒发了什么情感,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如用词造句、遣词造句等,最后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描写手法、抒情方式等。

题画(其三)

淡墨写生绡,微茫景色遥。

白云迷谷口,绿树绕山腰。

此地真堪隐,何人肯见招。

浮生但适意,不必问渔樵。

【注释】

①生绡:指绘画用的薄纱。②迷:迷失、迷漫的样子。③适:适合。④问:询问。⑤适意:称心如意。⑥渔樵:泛指渔民与樵夫,指归隐山林的人。

【译文】

淡色的水墨勾勒出轻飘飘的生绡,朦胧的景物遥远地显现在天际。

白云缭绕着山脚下的小道,苍翠的树叶环绕着山峰的腰身。

此处真能隐居避世,有谁能前来探访邀请?

人生浮沉随遇而安,何必去理会渔人和樵夫?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对画作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隐逸之志。

第一首:“淡墨写生绡,微茫景色遥。”这两句写画中的景物,淡墨勾勒出一幅轻飘飘的生绡画卷,那朦朦胧胧、飘渺远逝的美景呈现在人们眼前。

第二首:“白云迷谷口,绿树绕山腰。”这两句写画中的具体景物。白云缭绕着山脚下的小道,青翠的树叶环绕着山坡。

第三首:“此地真堪隐 ,何人肯见招 。浮生但适意,不必问渔樵。”此句为第三联,前两句写画中的景致,“此地真堪隐 ,何人肯见招”则是诗人自己的心情。他感叹自己身处这样的地方真是隐居的好地方,又有多少人能够理解他的心意呢?他自问自答:“浮生但适意,不必问渔樵”。诗人认为只要自己觉得快乐就满足了,用不着去关心别人是否也像自己这样生活得快乐了。

整首诗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的隐逸之志。诗人通过题画诗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