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蜀文谁著,风流汉长卿。
欲投巴子国,定向锦官城。
羸马冲山色,哀猿杂树声。
武侯遗庙在,瞻谒重含情。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李子和山人的深情厚意。首联“论蜀文谁著,风流汉长卿”,指出蜀中的文章是谁所撰写的,其人必为风流倜傥之长卿。“论蜀文谁著”即指“蜀中无大将,廖落真吾土”(杜甫《登高》)。“汉长卿”,即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这里用以自喻,表明自己有才华,但未被重视。
颔联“欲投巴子国,定向锦官城”,表明友人欲去巴国投亲或到成都发展。“巴子”,指古地名,这里泛指四川一带;“锦官”,指成都的别称。《华阳国志》记载:成都县南有锦江,因出产彩色丝织物而名。这里指成都。诗人以“欲投巴子国,定向锦官城”表达对友人的勉励之情。
颈联“羸马冲山色,哀猿杂树声”,“羸马”、“哀猿”都是写景,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蜀地多山,山路崎岖难行。“羸马”说明路途艰难,诗人以此表现朋友远行之艰。“哀猿”则写出了蜀地的凄清、孤寂。
尾联“武侯遗庙在,瞻谒重含情”,表明诗人与友人同去瞻拜刘备诸葛亮的祠堂。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国丞相。他生前推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联合东吴抗击曹操,建立功勋卓著。他的祠堂建在成都郊外的武侯山上。
【答案】
译文:
蜀中文章谁是作者,一定是汉代的长卿司马相如啊!
你想到巴蜀投亲访友,一定要定住锦绣之地成都。
瘦弱的马匹穿行在苍茫的山色之间,哀伤的猿猴啼叫在参天的树上。
刘备诸葛亮的祠堂还在,你前去瞻拜一定会充满怀念之情。
赏析:《送李子和山人游西蜀》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四句,前两句赞美友人李子和山人,后两句嘱咐他们到成都后瞻仰诸葛亮的祠堂。此诗是杜甫赠别好友之作,也是一首咏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