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夜气长,霜气凛寒衾。
思来乍如发,缭绕不可寻。
清梦倏飞越,山海何崇深。
孤月悬青松,鹤子多奇音。
户牖洞开豁,中有绿绮琴。

诗句释义

  1. 浩浩夜气长,霜气凛寒衾。
  • “浩浩夜气长”:形容夜晚的寒冷气息非常深远和漫长。
  • “霜气凛寒衾”:形容被子因霜而变得很冷,暗示着天气的寒冷。
  1. 思来乍如发,缭绕不可寻。
  • “思来乍如发”:形容思绪突然像头发一样冒出来,难以捕捉其踪迹。
  • “缭绕不可寻”:形容思绪或情感缠绕不清,让人难以捉摸。
  1. 清梦倏飞越,山海何崇深。
  • “清梦倏飞越”:形容梦境中的景物快速移动,好像在飞行一般。
  • “山海何崇深”:表达对远方山海之景的向往或赞叹,暗示了诗人与自然景观的互动。
  1. 孤月悬青松,鹤子多奇音。
  • “孤月悬青松”:用“孤月”象征高洁或孤独,而“青松”则象征坚毅和不屈。
  • “鹤子多奇音”:可能指鹤鸣之声悠扬动听,或是比喻人的品行高洁,声音美妙动听。
  1. 户牖洞开豁,中有绿绮琴。
  • “户牖洞开豁”:形容门户敞开,通风明亮。
  • “绿绮琴”:古代的一种名琴,常用以象征文雅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译文

在寒冷漫长的夜晚,被子因霜而显得冰冷刺骨,思绪如发般迅速涌出,缠绕不已,无法追寻。梦境中的景象迅速飞越,远方的山海多么深邃广阔。明亮的月亮悬挂在苍翠的松树上,而鹤鸟发出悦耳的声音。家中的门户敞开,透进光明,其中珍藏着一把绿绮琴,它代表着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寒冷的长夜里的各种自然景象和情感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对生活状态的思考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的“清梦”、“山海”、“孤月”、“绿绮琴”等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通过对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静谧和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