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传书事惘然,筝弹玉柱怨商弦。
行离露阵迷湘浦,字断银钩带楚烟。
汀鹭错呼惭独立,沙鸥误认狎群眠。
芦花明月长为主,自是来宾又隔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琰的《白雁》,全诗共四句。
第一句“汉使传书事惘然”,意思是汉朝使者传递书信,但因事情而感到茫然和困惑。这里的“汉使”指的是汉武帝派遣的使者,他们的任务是向匈奴传达和平的意愿。然而,使者们到达后发现匈奴并不接受他们的提议,而是继续与汉朝为敌。这种背叛的行为让他们感到非常失望和困惑,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第二句“筝弹玉柱怨商弦”,描绘了汉使们弹奏筝曲的情景。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它有着优美的音色和丰富的表现力。这里的“玉柱”指的是筝上的弦轴,它是筝的灵魂所在。而“商弦”则是指筝上最细的弦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悦耳,给人一种哀婉的感觉。汉使们弹奏筝曲时,似乎在表达着对匈奴的不满和怨恨之情。
第三句“行离露阵迷湘浦”,描写了汉使们行走时的场景。他们离开了军队,来到了湘江边的沙滩上。这里的风景非常美丽,但同时也充满了危险。因为湘江边有一片沼泽地,一旦陷入其中,就很难逃脱。因此,汉使们在行走时必须格外小心谨慎。这句诗通过描绘湘江边的风景,表达了汉使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的恐惧和不安。
第四句“字断银钩带楚烟”,形容了汉使们书写时的情态。他们在书写时,笔锋犀利如同银钩一般,字体刚劲有力,充满力度。同时,他们书写的字体也带有楚文化的韵味,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的气息。然而,由于战争的紧张和压力,他们的心情并不轻松。这句诗通过描绘汉使们书写时的情景,表达了他们对于战争的担忧和忧虑。
第五句“汀鹭错呼惭独立”,描述了汀洲上白鹭的景象。它们在水边独自飞翔,仿佛在呼唤着什么。然而,它们的声音却显得那么无力和无助,仿佛在感叹自己的孤独和无助。这句诗通过对汀洲白鹭的形象描绘,表达了汉使们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
第六句“沙鸥误认狎群眠”,描写了沙洲上的鸥鸟。它们在沙滩上嬉戏打闹,有时甚至会误认为同伴在休息或入睡。这种情景既有趣又令人感到温暖,但也透露出一种微妙的寂寞感。这句诗通过对沙洲上的鸥鸟形象描绘,表达了汉使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感。
第七句“芦花明月长为主,自是来宾又隔年”,以芦花、明月等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汉使们的感慨之情。他们认为芦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明月则代表着永恒不变的忠诚。然而,他们也意识到这种忠诚可能只是徒劳无功,因为敌人并未真正改变。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汉使们对于忠诚和信念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