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铅华和露调,残妆洗却冻难消。
光如银粟铺宫瓦,凝似琼林积板桥。
冷艳分随朝日泮,寒威不受晚风飘。
棱棱绝胜孤山雪,差并江梅缀玉条。
霜花
青女铅华和露调,残妆洗却冻难消。
光如银粟铺宫瓦,凝似琼林积板桥。
冷艳分随朝日泮,寒威不受晚风飘。
棱棱绝胜孤山雪,差并江梅缀玉条。
译文:
青女的铅白面庞上点缀着淡淡的妆容,就像被露水调和的霜花。虽然已经洗去了残妆,但是那冰冷的痕迹依然难以消除。
阳光下,那些霜花如同银色的粟粒一样铺满了宫殿的瓦片,仿佛是琼林般的美艳堆积在了石板桥上。
霜花的美丽在于它的冷艳与孤独,它不随朝日而散,也不让晚风带走。它棱角分明,胜过孤山的积雪;它差一点就同江边的梅花一样,缀饰着玉带。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霜花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霜花的美丽和冷艳展现出来。首句“青女铅华和露调”描绘了霜花的化妆过程,用“和露调”形容霜花的纯净与美丽。第二句“残妆洗却冻难消”则描绘了霜花的冰冷与坚韧,即使被洗去,也依然保持着那种独特的魅力。
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霜花比作银粟、琼林、孤山的雪,以及江梅,展现了霜花的美丽和独特。这些比喻不仅丰富了诗的意象,也使得霜花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诗人通过对霜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霜花的美丽、冷艳和坚韧展现出来,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魅力。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捕捉了霜花的美态,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寒冷而又美丽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