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柴门静不开,明窗虚室绝尘埃。
应无酷吏催租到,忽有白衣送酒来。
坐听风声敲翠竹,吟看日影上苍苔。
乘闲岁月心无累,客至须留泛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地僻柴门静不开。”
译文:我住在偏僻的地方,柴门紧闭,没有客人来访。
注释:地僻(远离喧嚣的地方)柴门(简陋的家门)静(寂静)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写了诗人居住的环境与心境。”地僻柴门”描绘了一个幽静、偏僻的生活环境,”静不开”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孤独。

第二句:“明窗虚室绝尘埃。”
译文:明亮的窗户和空旷的房间中都没有灰尘。
注释:明窗(明亮的窗户)虚室(空旷的房间)绝(完全)尘埃(灰尘)
赏析:这一句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生活的清贫和简朴。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第三句:“应无酷吏催租到,忽有白衣送酒来。”
译文:我估计不会有严厉的官吏催促我交纳租税,突然有位身着白衣的人送来酒菜。
注释:应(推测)无(没有)酷吏(严厉的官吏)催租(催讨租税)到(来到)
白衣(穿着白色衣服的人)送酒(送来酒食)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与外界的关系。”白衣送酒来”可能是诗人的亲友或邻居,他们的到来给诗人带来了惊喜和安慰。

第四句:“坐听风声敲翠竹,吟看日影上苍苔。”
译文:我坐着聆听着风吹过竹林发出的声响,吟咏着看着阳光照在青苔上的景色。
注释:坐(坐着)听(聆听)风声(风吹竹子的声音)敲(敲打)翠竹(绿色的竹子)日(太阳)影(影子)上苍苔(青苔)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坐听”和”吟看”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和雅致。

最后一句:“乘闲岁月心无累,客至须留泛酒杯。”
译文:趁着闲暇的时光,我没有烦恼和忧虑;如果有客人到来,我必须留下酒宴招待他们。
注释:乘闲(利用闲暇的时间)岁月(时间)心无累(心中不感到疲劳或烦恼)须留(必须)泛酒杯(请客喝酒)
赏析:最后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待人际关系的态度。他认为在空闲的时间里,应该放下心中的负担,与朋友共饮,享受人生的美好。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注重精神追求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