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杨柳树,风乱曲尘丝。
日暮临溪别,春帆适楚时。
人烟杨子渡,山木偃王祠。
处处生芳草,悠悠千里思。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这首诗。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送王山人游三楚,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眷恋和美好祝愿。首联写杨柳树,“风乱曲尘丝”,杨柳依依,春风拂动,尘土飞扬。这两句看似平常,却富有情味。
颔联写别时情景。日暮时分,王山人在溪边告别,乘春日之帆,赴楚地。“临溪别”点明是在溪边,“日暮”写出了时间是傍晚;“春帆适楚”交代了去向,即春天乘船到楚国;“适”是正好、恰好之意。
颈联写别后的情景。“人烟杨子渡”“山木偃王祠”都是作者所熟悉的地名,这里用来代指送别的地点。“杨子渡”,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境内,“偃王祠”,在今江苏徐州市北,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封吴君的陵墓,“山木偃王祠”即指此。这两句既写景又叙事,寓情于景,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尾联写离愁别绪。“处处生芳草”是说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到处都有芳香的花草。这两句以芳草起兴,托物言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行的思念之情。这两句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情感深沉,给人以回味。
【答案】
门前杨柳树,风乱曲尘丝。(《送王山人游三楚》)
杨柳依依,春风拂动,杨柳依依,杨柳依依,杨柳依依。
日暮临溪别,春帆适楚时。(《送王山人游三楚》)
日暮时分,王山人在溪边告别,乘春日之帆,赴楚地。
人烟杨子渡,山木偃王祠。(《送王山人游三楚》)
“人烟”指村落里的炊烟,“扬子渡”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境内,“偃王祠”在今江苏徐州市北,相传为大禹治水时所封吴君的陵墓,“山木偃王祠”即指此。
处处生芳草,悠悠千里思。(《送王山人游三楚》)
处处都生长着芬芳的花草,我对你的思念像这芳草一样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