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不碍四山青,野色苍茫草木平。
新水秧田斜下鹭,夕阳花屿乱啼莺。
桥边贳酒堪行乐,陇上遗书日课耕。
车马不来尘市远,尽教白昼掩山楹。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赏析诗句要紧扣诗中重要词句进行分析。此题要求学生分析诗句的意境,注意“新水”、“夕阳”、“陇上”等关键词语在诗中所表达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东庄即事:
首联:“高天不碍四山青,野色苍茫草木平。”
高天不碍四山青,是说天空高远,没有云翳,所以四山显得更显青碧。
野色苍茫草木平,是说野外的颜色苍茫一片,草木平展。
颔联:
“新水秧田斜下鹭,夕阳花屿乱啼莺。
新水指刚流下来的水,斜下指从高处往下流。鹭鸶喜欢在水上立着不动,所以“斜下”二字形象地写出了鹭鸶的动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乱啼莺”是写鸟儿的动态,莺鸟在花屿间飞来飞去,发出鸣叫声。
颈联:
“桥边贳酒堪行乐,垄上遗书日课耕。”
桥边贳酒堪行乐,是指桥边有酒店可以喝酒消遣,这里用“堪”字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愉悦。
垄上遗书日课耕,指的是田间的农人正在耕种,而诗人自己却在家里饮酒作乐,这不禁让人感到惭愧。
尾联:
“车马不来尘市远,尽教白昼掩山楹。”
车马不来尘市远,是指城市里的喧嚣声听不到了。
尽教白昼掩山楹,是说太阳落山了,阳光已经照不到山上的房屋上了。
赏析:
全诗以“高天”开篇,描绘出一幅开阔的画卷,接着写四山之景,最后写田野之景,动静结合,色彩丰富。颔联中的“斜”“乱”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颈联中诗人的自比,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尾联则通过描写日暮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厌倦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