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送暖艳阳天,载事东畴晓不眠。
好雨初晴云满笠,耕犁新课竹为鞭。
闲随短笛春堤外,偶答村歌夕照边。
赋薄徭轻官不扰,鼓声时听祝丰年。
诗句释义:
- “和风送暖艳阳天”:这句描述了温暖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和风”指的是温柔的风,而”送暖”则暗示了春天带来了温暖的气息。”艳阳天”形容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 “载事东畴晓不眠”:这里提到的”载事”可能意味着承担着重要的任务或者责任,”东畴”通常指农田或田地,”晓不眠”表明即使在早晨也未休息,持续工作直到天明。
- “好雨初晴云满笠”:描述了一场及时雨之后,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情况。”好雨”指的是一场及时的降雨,”初晴”表明雨水刚停,天空开始放晴,而”云满笠”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厚厚的云层布满了整个帽子,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
- “耕犁新课竹为鞭”:这里提到了耕作的工具——犁,而”新课”可能是指学习或使用新技能。”竹为鞭”中的”鞭”可能指的是用来控制犁的方向的工具,竹子制成的鞭子在这里象征着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重视。
- “闲随短笛春堤外”:描述了在春天的堤坝旁随着短笛的节奏放松的情景。”堤外”可能指的是靠近河岸的地方,”短笛”是吹奏乐器,与春天的自然美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 “偶答村歌夕照边”:这句表达了偶尔回应乡村歌声,欣赏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村歌”很可能指的是当地的民谣或歌声,”夕照”描述了太阳下山的景象,这里的夕阳可能是傍晚时分的景色。
- “赋薄徭轻官不扰,鼓声时听祝丰年”:这两句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况,即政府征收较轻的税收,官员不骚扰民间,同时可以听到喜庆的音乐来祈求丰收。”赋薄”可能指的是税制简单,不繁重,”鼓声时听”表示时不时能听到欢快的鼓声,而”祝丰年”则是人们通过祈祷的方式来期待一个丰收的年景。
译文:
春风送来温暖,太阳高挂蓝天,
黎明前未曾休息,承载着农务的重担。
雨后初晴,天空云彩密布如盖,
农夫手握竹鞭,犁耕于田间。
在堤坝之外,随着短笛的节奏,
我享受着闲暇,聆听着村间的歌声。
偶尔回应那悠扬的旋律,观赏夕阳下的景色,
税负轻,官员不曾扰民,我们欢庆丰年。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春天农忙时节的繁忙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图。诗中不仅反映了农民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还表达了他们对和平与丰收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