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禅关二十年,山中风景尚依然。
钟鱼有客投金地,香火何人社白莲。
学士再留腰下玉,痴僧争乞钵中钱。
独怜惠远今何在,一塔亭亭夕照边。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洵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注释:
第一句:不到禅关二十年,山中风景尚依然
- “不到禅关” 表示诗人尚未到达某个地方(可能是禅宗修行的地方),这里的“禅关”指的是佛教中的修行之地。
- “二十年” 暗示了诗人离开这个地方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 “山中风景尚依然” 意味着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但山中的风景依旧美丽,没有发生变化。
第二句:钟鱼有客投金地,香火何人社白莲
- “钟鱼” 指寺庙里敲钟和打鱼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寺庙的钟声和鱼跃的声音。
- “投金地” 可能指的是有人在地面上投下金钱或物品作为施舍。
- “香火何人社白莲” 描述了人们在寺庙中烧香拜佛的场景,而“白莲”可能是指莲花,这里也可能是指和尚们供奉的佛像。
第三句:学士再留腰下玉,痴僧争乞钵中钱
- “学士” 可能指的是文人学士,这里可能是指那些曾经留下诗文的人才。
- “再留” 表示这些文人学士再次留在这个地方。
- “腰下玉” 可能指的是文人学士佩戴的玉佩,这反映了他们的尊贵地位。
- “痴僧争乞钵中钱” 描述了一群僧人为了钱财而争夺的情景,这里的“乞钵中钱”可能指的是他们向别人乞讨财物的行为。
第四句:独怜惠远今何在,一塔亭亭夕照边
- “惠远” 可能是一个人名,这里可能是指一位受到尊敬的高僧。
- “今何在” 表示诗人对于这位高僧的怀念,他现在在哪里呢?
- “一塔亭亭夕照边” 描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塔楼,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壮观。这里的“亭亭”形容塔楼的高耸和优美,而“夕照边”则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马鞍山的普光寺以及其中的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在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禅关、香火、学士和痴僧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繁荣与衰败,同时也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和愚昧。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高僧惠远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