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灯照夜深,淅沥芭蕉雨。
落叶下空阶,秋声无觅处。
【注释】
- 香奁:古时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 元人:元朝人,这里指元末著名散曲家黄伯旸。
- 追和:即应和。
- 其三:是《孤灯》诗的第三首。
- 淅沥:形容雨点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
- 无觅处:无法找寻。
【赏析】
此诗以景结情,借秋雨落叶抒发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情怀。
开头四句“孤灯照夜深,淅沥芭蕉雨”写诗人独对孤灯,聆听着窗外淅沥芭蕉雨声。这一句从听觉的角度来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寂静的氛围。
后四句“落叶下空阶,秋声无觅处”描写的是落叶纷纷飘落在空荡荡的台阶上,而那悲凉的秋声似乎也在四处寻觅着什么,却无处可寻。这句从视觉角度写,描绘了一个萧瑟凄凉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一种凄凉、悲凉的气氛。
全诗意境幽雅、清远,语言清新自然,表达了作者孤寂落寞的心境和感伤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