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鹰之扬,于彼南楚。
目城无全,尚何有险阻。
虏周惛惛,曾莫搆思。
仇孽既殄,胡反噬我师。
袅骑厉,华眊旋。
海水立,霄旭昏。
杀气回薄蓊若烟。
濯征斯克功无前。
王度远引靡不肩。

【注释】

《宋铙歌鼓吹曲》是宋代军乐的曲名,十二首为一组。其内容多是歌颂战争,宣扬武力,以鼓舞士气。

师:军队。克:战胜。南平:即南蛮,这里指南平蛮。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县。武安节度使:官名。周保权:人名。据史书记载,周保权曾任武安节度使。拒命:违抗命令。讨获:讨伐并抓获。为鹰:犹言为鹰扬,比喻为君主效力。

于彼:在那个。南楚:南方的楚国,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目城无全,尚何有险阻:目城无全犹言目城不可保,还有什么险阻可恃呢?

虏:敌寇。周:周朝。惛:昏昧、愚昧。曾:竟、居然。莫:无、不。构思:谋划计谋。仇孽:仇恨与罪恶。殄:灭尽。反噬:又反过来咬啮、伤害。胡反噬我师:胡虏反而咬啮我军。

袅(niǎo):马鞭。骑:指马。厉:威猛、勇猛。华眊(mào):花白的头发。旋:旋转。

海水立:水波涌起。霄旭昏:天色昏暗如黄昏。霄,天空;旭,初升的太阳。

杀气回薄蓊若烟:杀气四溢,浓云密布。回薄:弥漫。蓊(wěng)若烟:《诗经·小雅·甫田》“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甫田》中的“草木茂盛”,这里用来形容杀气弥漫的样子。

濯征斯克功无前:洗刷征尘,克敌制胜没有先例。濯征尘,洗净征尘。克敌制胜,战胜敌人。

王度远引靡不肩:王者的意志高远而不受侵犯。靡不,没有不。肩,承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周保权率军南征朗州,打败南蛮的故事。诗中通过描绘南蛮兵被消灭后的情景,表现了将士们的高昂斗志和胜利后的豪情。

第一句点出主题,“师克南平趋朗州”,说明周保权率领的军队打败了南蛮,取得了胜利。这里的“师”指的是军队,“南平”指的是南蛮,朗州是当时南方的一个州郡。

第二句写敌人的败亡。“目城无全”,意思是说敌人的眼睛都没有了,也就是说敌人已经被消灭殆尽。“尚何有险阻”,意思是说还有什么险阻可以凭借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敌人已经彻底消灭的喜悦之情。

第三句写敌人的死讯传来,使敌军将士惊恐不安、不知所措。“虏周惛惛”,意思是说敌寇周朝昏庸无能,竟然没有想出对策来对付我军。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敌人已经彻底消灭的喜悦之情。

第四句写我军将士英勇善战,勇往直前。“仇孽既殄,胡反噬我师。”意思是说仇敌已被消灭,但胡虏却反过来咬啮我军。这里的“仇孽”指的是敌人,“胡反噬我师”则是指胡虏再次咬啮我军。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敌军被歼的欣喜之情。

第五句写我军士气高昂,威风凛凛。“袅骑厉,华眊旋。”意思是说我军威武雄壮,斗志昂扬。这里的“袅骑”指的是战马,“厉”指的是威猛、勇猛,“华眊”则是形容头发花白。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第六句写战斗结束后,我军将士的心情如同海上波涛汹涌一般,气势磅礴。“海水立,霄旭昏。”意思是说海面波涛翻滚,天色昏暗如黄昏。这里的“海水立”指的是海波汹涌澎湃,“霄旭昏”则是形容天色昏暗如黄昏。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第七句写战斗结束之后,我军将士的心情如同杀气腾腾一般,威猛无比。“杀气回薄蓊若烟。”意思是说杀气四溢,浓云密布。这里的“回薄”指的是弥漫四方,“蓊若烟”则是形容杀气像烟雾一样弥漫开来。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第八句写我军将士洗刷征尘,克敌制胜没有先例。“濯征斯克功无前。”意思是说洗刷征尘之后,我军将士在战场上所向无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这里的“濯征尘”指的是洗刷出征时身上的尘土和疲惫,“克敌制胜无先例”则是说我军在战场上所向无敌,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第九句写王者的意志高远而不受侵犯。“王度远引靡不肩。”意思是说王者的意志高远而不受侵犯,没有人能够抵挡得住。这里的“王度”指的是王者的意志,“远引”指的是意志高远,“靡不肩”则是表示无人能够抵挡得住。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胜利的喜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