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周禅,崇灵基。
飞龙在天,黄道开躬。
握乾衡,镇坤机。
苍精丧,木无支。
黑光荡,日见重。
辉天人,同历数。
归灵承帝,祐流鸿滋。
嘉瑞章,纷若敦。
神爵集,肉角来。
垊灏灏,俗恢恢。
昭皇威,时赫戏。
【注释】
- 太祖:指赵匡胤。2. 师次陈桥驿:军队驻扎在陈桥驿。3. 诸将以黄袍加上身:将领将黄袍加在身上,表示拥立。列拜庭中:在庭院中排列拜下。称万岁:欢呼万岁。4. 遂诣崇元殿行禅代礼:于是去到崇元殿进行禅让仪式。为受周禅第二:成为宋太祖的第二任皇帝。5. 受周禅:继承后周的帝位。6. 崇灵基:建立神圣的基础。7. 飞龙在天:比喻国家政权稳固如龙。8. 黄道开躬:黄道星出现。9. 握乾衡:掌握乾坤的权柄。10. 镇坤机:镇压大地的枢纽。11. 苍精丧:苍天之气丧失。12. 木无支:树木无法支撑。13. 黑光荡,日见重:黑云笼罩天空,太阳显得暗淡。14. 辉天人,同历数:光辉照耀天地人,共同经历岁月。15. 归灵承帝:归附神灵,接受天子的统治。16. 祐流鸿滋:保佑广大人民,恩泽如鸿水滋润。17. 嘉瑞章,纷若敦:美好的符瑞和祥物繁多,像敦厚的书卷一样。18. 神爵集,肉角来:吉祥的动物和鸟类聚集,预示丰收。19. 垊灏灏,俗恢恢:山河壮阔,民众宽舒。20. 昭皇威,时赫戏:显现出皇权的威严,使天下臣民感到快乐和兴奋。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宋代太祖赵匡胤登基的诗。这首诗以歌颂的口吻描绘了宋朝建立的情景。全诗从“太祖将北伐师次陈桥驿”写起,接着描写众将领拥戴赵匡胤登上皇位的场景,最后以赵匡胤对天下百姓的关怀结束。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形象生动。
作者通过描绘众将领拥戴赵匡胤登上皇位的场景,展现了赵匡胤的英明和威望。他身穿黄袍,在众将领的簇拥下,高举旗帜,高呼万岁。然后,作者又描绘了他来到崇元殿进行禅让仪式的庄严场面,以及成为宋太祖的第二任皇帝的情景。这些场景都充满了庄重、神圣的气氛,体现了赵匡胤的伟大事迹和崇高地位。
这首诗也表现了赵匡胤对天下百姓的关心和爱护。在诗的最后一句,作者写道:“归灵承帝,祐流鸿滋。”这句话表达了赵匡胤希望天下百姓能够归附自己的统治,得到他的保佑和恩泽,从而获得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这种关爱百姓的思想,不仅反映了赵匡胤的仁政,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君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首诗通过对赵匡胤篡夺后周江山的过程进行描绘,展现了他的英勇善战和智慧谋略。同时,诗人还通过赞美赵匡胤即位后的仁政爱民,表达了对他执政时期的美好祝愿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