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客梦渺无徵,老去眈诗苦不胜。
伏枕那知全夜雪,深林疑见万家灯。
地偏僧舍尘俱息,山近人烟气若蒸。
应喜青莲旧相识,还携尊酒过南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及赏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赏析,鉴赏时既要指出诗句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要分析其在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和技巧。
“林窗卧雪迟明元夕林茂之招饮天衢精舍”这两句写诗人在林间小窗下卧着,等待友人林茂之招宴饮酒,以待元夕到来。诗中描写了友人的邀请,以及诗人的期待之情:“林茂之”即林子羽,是当时有名的文士和隐士。林茂之的邀请,让诗人感到欣喜,因为可以与友人畅饮,共叙友情,共庆佳节。“春来客梦渺无征”,春天到来,诗人因久病未愈而未能与朋友相聚,只能托梦相邀,然而梦境渺茫,无法实现。“老去眈诗苦不胜”这两句写诗人因年老体衰,无力再写诗作,只能苦苦忍受这种痛苦。“老去”、“苦不胜”,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伏枕那知全夜雪,深林疑见万家灯”这两句写诗人在卧榻上躺着,不知道窗外一夜下了多少大雪,但看到深林中似有灯火闪烁,便误以为是家中灯光,于是心中充满了喜悦。“伏枕”、“那知”等词语,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地偏僧舍尘俱息,山近人烟气若蒸”。这两句写诗人居处偏僻,连僧人都懒得打扫庭院;山边的人烟却很稠密,仿佛热气蒸腾。“地偏”、“僧舍”、“尘俱息”、“山近”、“人烟”、“若蒸”等词语,都写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与体验。诗人在居处偏僻之地,连僧人都没有打扫庭院,可见他的寂寞与孤独;山边的人烟虽稠密却显得十分稀薄,仿佛热气蒸腾一般,这更增加了诗人心中的孤寂感。“应喜青莲旧相识,还携尊酒过南能。”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重逢欢聚的情景。诗人与朋友在青莲庵相识,此次重聚更是欢喜不已。朋友还携带美酒来探望诗人,使诗人倍感亲切。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的重逢欢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与感激。
【答案】
林窗卧雪迟明元夕林茂之招饮天衢精舍
春来客梦渺无徵,老去眈诗苦不胜。
伏枕那知全夜雪,深林疑见万家灯。
地偏僧舍尘俱息,山近人烟气若蒸。
应喜青莲旧相识,还携尊酒过南能。